10岁女童腿部长着大如西瓜恶性肿瘤

健康快乐 2025-04-18 14:23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在生命的舞台上,10岁的黄滟茹遭受了巨大的挑战。她的腿部,竟然长出了一个如同西瓜般巨大的恶性肿瘤。尽管命运对她如此不公,但她依然坚韧不拔,展现出了生命的顽强。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医生们,为了挽救她的生命,决定在12月6日上午进行截肢手术。

那个令人紧张的上午,黄滟茹被推进了手术室。在这之前,她的母亲何小英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彻夜未眠。母亲的手紧紧握着女儿的手,试图给予她最大的安慰。一路上,医护人员和滟茹的父母不断鼓励她,“不要怕”。

手术室外,人们的心情如同过山车一般起伏不定。滟茹的亲戚、爱心人士以及海南省宋庆龄基金会的秘书长王中海等人一直守候在门口,等待手术的结果。其中,王中海秘书长是最先发现小滟茹病情的人之一,他为小滟茹的病情付出了很多努力,联系医生、动员捐款,为的就是给这个小生命一线生机。

手术进行了数小时,每个人的心情都异常紧张。当医生终于走出手术室,告诉他们手术很顺利时,门外等待的人欢呼雀跃,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小滟茹被推出手术室时,虽然声音微弱,但她喊了一声“妈妈”,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动不已。

海医附院骨科住院医师于鹏是这次手术的主刀医生之一。他介绍,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但由于术中出血过多,小滟茹现在身体还很虚弱。她的全身70%的血液都被腿部的肿瘤所吸收,这次的截肢手术无疑是一场与死神的较量。

术后,小滟茹被送往重症病房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她的父母和许多关心她的人一直守候在病房外,等待她的康复。为了让她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大同街道办事处和海南省宋庆龄基金会已经召集了许多喜欢画画的学生,希望他们能与小滟茹交流,为她进行心理疏导。

此刻的小滟茹虽然身体还很虚弱,但她的精神状态不错。面对未来的日子,她依然充满了勇气和希望。这场手术不仅挽救了她的生命,更让所有人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与希望的力量。这是一个关于勇气、爱与希望的故事,让我们为这个小生命祈祷,愿她早日康复,未来充满阳光和希望。在生与死的边缘,小滟茹的故事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于鹏医生为我们详细解读了这场手术背后的艰辛与希望。

医院在手术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以确保为小滟茹提供充足的血液保障。于鹏表示,我们提前准备了2000毫升血液,实际手术中用掉了1000多毫升。尽管手术风险极大,最坏的结果可能是无法走出手术室,但医生们仍然选择全力以赴。

由于滟茹身体极度虚弱,医院在手术前几天一直在努力为她补充营养。令人担忧的是,她的肿瘤在这段时间内反而增大了,所有的营养似乎都被肿瘤吸收了。于鹏还透露,滟茹现在出现了低蛋白血症,肺部有多个转移病灶,这使得伤口愈合变得困难。

6日晚间,小滟茹的父亲黄海胜透露,女儿的精神状态正在好转,晚上已经可以喝些牛奶了。这对于全家来说无疑是一丝希望的曙光。

回顾小滟茹的遭遇,令人心痛。去年11月,她因腿痛被送往医院,经过长时间的诊断,医生怀疑可能是炎或骨肉瘤,但始终未能确诊。几个月后,她甚至无法独立行走。面对医生的建议手术切除肿瘤进行化疗,黄海胜一家却陷入了纠结。他知道手术后有可能复发,而且他曾听到过许多手术失败的例子。他担心女儿会遭遇不测,于是选择了保守治疗。腿上的肿瘤却越长越大。

黄海胜一家生活艰难。他在龙华环卫局做临时工,每月收入仅有一千多元。他的妻子曾在外打零工,但自从女儿生病后,她只能留在家里照顾女儿,失去了收入来源。家里的经济支柱是黄海胜78岁的老母亲,她每月有1300元的退休金。

本报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截至12月6日,社会各界共为小滟茹捐款46万元。这些捐款不仅来自于广大读者的爱心捐助,还有海南省宋庆龄基金会的专项救助台账和一些企业、个人的慷慨解囊。一位不愿留下姓名的孔先生甚至亲自登门送来了一万元现金,只为祝愿小滟茹能早日恢复健康。

现在,小滟茹正面临着生命中的关键时刻。让我们为她祈祷,希望她能够度过这个难关,早日康复。她的故事让我们明白,每一份微小的努力都能汇聚成爱的海洋,帮助她战胜病魔,重返校园。我们衷心祝愿小滟茹能够战胜病魔,早日康复。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