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何在:医院无扳手开氧气罐 致产妇死亡!

健康快乐 2025-04-18 14:23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标题:《杯具!产妇分娩因氧气罐延误抢救不幸离世》

日前,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名为《杯具!抢救时称无钥匙开氧气罐,导致产妇死亡!》的帖子在网上迅速传播。帖中描述了一起发生在南川区妇幼保健院的悲剧,一位产妇在此分娩后不幸离世,死因疑似因院方在抢救过程中无法及时打开氧气罐所致。此事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质疑和关注,质疑医院管理不善和责任心缺失。

接到消息后,记者立即前往南川区妇幼保健院展开调查。在医院产科手术室旁的病房内,记者见到了死者家属以及刚出世不久的女婴。家属们面对记者的采访,无不失声痛哭,悲伤的情绪让人感同身受。

据了解,死者刘伯琼今年37岁,从事皮具销售工作。10月21日凌晨,她被送入南川区妇幼保健院准备分娩。据家属介绍,在手术过程中,医院出现了氧气罐空了的情况。经过一系列波折,包括搬氧气罐、寻找钥匙和扳手等,最终延误了抢救时间,导致刘伯琼不幸离世。

记者在报道中详细描述了手术过程中的情况。首先是护士发现氧气罐空了,然后家属协助搬氧气罐。接着是寻找扳手开氧气罐的钥匙,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多次反复寻找和沟通的情况,耗费了大量时间。最终,在延误了大约20分钟后,医护人员终于打开了氧气罐,但已经为时已晚,刘伯琼经抢救无效离世。

手术后,记者跟随家属进入手术室,现场情况令人震惊。刘伯琼的遗体依然躺在手术台上,地上是一大片血迹,手术室内放着两个氧气罐,旁边桌上放着一把扳手。家属们悲痛欲绝,指责医院对此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针对此事,院方回应称已将监控录像和病历交给公安机关进行调查。院方表示,刘伯琼的死因需要等待尸检结果来确定。院方领导表示,目前无法确定医院是否有责任,需要等待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

此事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不少网友对医院的责任心和管理水平提出质疑,认为医院在抢救过程中应该更加迅速和高效,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也有专家呼吁加强医院管理和培训医护人员,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和效率。

针对网友“拉斐尔”的疑惑,为何一家专门的妇产科医院在手术前未能妥善准备必要的手术工具,尤其是氧气罐这一关键设备,实在令人费解。

刘院长对此的回应仅限于强调,手术室有24小时的中心供氧系统,可以为产妇提供充足的氧气。当面对记者的进一步追问时,刘院长选择了缄默。

此前,死者家属王女士曾记录下一段与医院秦副院长的对话视频。在这段视频中,秦副院长对于氧气罐的使用进行了解释,表示是在看到婴儿出生后嘴唇发乌的情况下,才搬来氧气罐为婴儿提供氧气。对于为何术前没有提前准备氧气以及为何没有给婴儿及时输氧的问题,秦副院长并未给出回应。

目前,死者正在进行尸检。前日下午5点,记者在院长办公室门口了解到,医院方向死者家属提出了一份协议。经过前晚7点的协商,双方最终签署了这份协议。

协议内容主要包括:医院支付尸检费用和尸检期间产生的停尸费用;医院暂借给家属两万元用于丧葬事宜;退还住院费和输血费;支付新生儿6个月的营养费。签署协议后,家属需立即从医院撤离,并停止一切干扰医院工作秩序的行为。医院承诺在尸检结果出来后再进行协商。

据了解,协议签署后,死者已被送往殡仪馆。尸检人员已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检验,并向家属表示,尸检报告预计需要40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出炉。

南川区卫生局的一名杨姓工作人员也在现场展开调查,并详细记录了调查内容。据介绍,这位工作人员在查看当时的监控录像后,曾纠正家属的说法,表示从搬氧气罐到找到扳手的时间应为15分钟,而非家属所说的20多分钟。当记者向杨先生询问调查情况时,他选择了缄默。南川区卫生局的沈副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此事仍在调查中,尚无定论。

市卫生局的相关工作人员也对此事进行了介绍。假设手术过程中存在需要氧气的可能性,那么事先准备好氧气是必然的。对于氧气罐是否只能通过扳手开启的问题,重庆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张恒术给出了明确的回答:新氧气罐在使用前,确实需要用扳手将氧气罐上的减压阀螺丝扳开,以启动氧气供应。这一细节也再次凸显了此次事件中术前准备不足的问题。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