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因误报紧急道歉
2022年华视新闻误报“两岸开战”事件
一、误报内容回顾
2022年4月20日,一个清晨的台湾华视新闻滚动字幕中,出现了令人震惊的信息:“新北市遭导弹击中”、“台北港舰艇爆炸”、“板桥车站遭纵火”。这些虚假快讯像一颗定时,在民众中引发了巨大的恐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随后出现了“战争即将爆发”的字眼。当天稍晚时分,华视新闻再次误报“大屯火山爆发”、“巴士海峡发现石油”等不切实际的信息,引发了二次社会震荡。
二、民众反应与社会影响
这些误报信息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酵,民众纷纷猜测是否“解放军攻台”,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大量民众致电新北市以确认消息的真实性,部分网友则公开质疑是否即将“开战”。
三、道歉与追责
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华视新闻迅速澄清误播的是“防灾演练视频”,并向公众深表歉意。台“文化部长”李永得要求华视提交详细报告,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后续调查结果显示,这次事故是由于“路径设定错误”和操作过程中的疏失导致的。为此,华视董事长、代总经理等高层选择辞职,7名工作人员受到记过或申诫的处罚。
2024年台防务部门误发“导弹”警报事件
一、误报内容概述
2024年1月9日,台湾防务部门发布了一条防空警报,原本是为了提醒民众注意大陆发射的卫星飞越台湾南部。由于英文版警报中将“卫星”误译为“导弹”(missile),导致民众误判为遭受了“导弹袭击”。
二、舆论与政治反应
警报短信迅速在民众间传播,引发了广泛的恐慌。当局受到舆论的批评,认为其误导了民众。台北市长蒋万安要求当局回应必须“精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岛内学者指出,对于卫星发射没有必要发布警报,对防务部门的操作必要性提出质疑。
三、道歉与解释
面对社会舆论的质疑和批评,台防务部门承认是“系统用字未同步更新”,并两度公开致歉。发言人辩称,“Missile”是军事术语辞典中的标准翻译,但这一解释仍被舆论戏称为“今日最好笑”。
两起事件的共性分析
技术与管理疏失是罪魁祸首
两起事件都暴露了内部流程的混乱。华视新闻的事故源于未清除模拟文件路径,而台防务部门的失误则是因为系统翻译的错误。这些技术和管理上的疏忽导致了误报事件的发生。
社会信任危机
这两起误报事件涉及敏感议题,如战争和安全威胁,加剧了民众对台湾当局及媒体的不信任。这些事件对台湾的社会稳定和民心造成了严重冲击。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台湾当局和媒体需要深刻反思并加强内部管理,重建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关系。
(注:以上所述事件时间为实际发生时间,非当前系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