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等九省市将试点跨省就医即时报销
医保覆盖广,异地就医报销仍显难题
我国的基本医保体系犹如一张庞大的网,覆盖了95%以上的人口,随着年份的推移,百姓看病报销的比例逐渐提高。对于众多异地就医的人来说,想实现即时、足额的报销却并非易事。
四川的汪大爷退休后随子迁往山东聊城生活。去年,身患癌症的他在异地住院,遭遇医保报销的困扰。今年已是第六次住院的他,第一次的医药费报销才姗姗来迟。隔壁病房的樊先生,同样是异地就医,却享受到了不同的待遇。作为河南范县人,他们家乡的医保与聊城人民医院实现了互联互通,住院费可就地报销,且能享受当地患者的待遇,如“住院不用交押金”,只需支付个人应承担的部分。
这种“跨省就医即时报销”虽在少数地区试点,但全国流动人口已达2.36亿,其中跨省流动人口占到了67%,樊先生的待遇只是冰山一角。要实现跨省就医即时报销,需以省为单位统一筹资和报销政策,建立省级医保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再与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对接,才能真正实现跨省就医的即时报销。
这一目标的实现并非易事。各省之间的医保信息尚未实现互联互通;基本医保的统筹层次低,大多以县市为统筹单位,缺乏省级结算中心;各地的医保报销范围和比例差异较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保部门担心异地就医会导致医保基金超支。
国务院医改办相关负责人指出,实现异地就医即时报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制度政策、信息系统等方面综合施策。目前,各地正在积极推进省内异地就医即时报销,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已在部分省份实现这一目标。国家新农合信息平台最近也开始试运行,与多个省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为农民实现异地就医即时报销提供了可能。
展望未来,我国将在2015年全面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报销,并初步实现跨省就医的即时报销。这一进步,无疑为异地就医的人们带来了希望之光,让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更加安心治疗、享受生活。(来源央视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