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乳粉许可难获取 雅培已搬离广州
随着奶粉市场的历史变迁,我们见证了行业的成长与革新。近日,“史上最严奶粉新规”的实施,再次搅动了这一市场的格局。广州市奶粉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丁棉近日透露,对于那些尚未拿到新的生产许可证的乳企来说,5月31日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若未能如期获得认证,这些企业将被禁止继续生产销售,面临淘汰的命运。如今,这一过渡时期已近尾声,众多乳企都在为最后的冲刺而努力。
全国范围内,仅有约45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获得了新的生产许可证。在广州,原本十家乳业制品企业中,雅培的撤离使得剩余九家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据王丁棉透露,施恩、高培以及某家花都乳企等未能通过首批乳粉许可新证的认证。尽管这些企业正在积极备战下一轮认证,但依旧有近三分之一的乳企可能面临停产或淘汰的命运。
这一严峻形势的背后,是2013年发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的严格规定。这一新版细则不仅设定了更为严格的审查项目和许可条件,更重要的是对配方进行了限制。企业不得使用相同的原料和辅料构成同一种配方生产不同产品名称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细则还要求企业具备自控奶源,建立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并实行严格的信息化管理、产品追溯及召回制度。这些要求成为许多企业整改的重点,也是获取新证的难点。
王丁棉表示,对于那些暂时无法取得首轮新许可证的乳企来说,虽然短期内影响不大,但如果未能获得第二批许可证,那么这些企业可能面临停产倒闭的风险。他认为,新政的目的是提高产品质量,给企业一定的过渡时期进行整改。同时他也指出,从消费市场和行业格局的角度来看,未获许可证的乳企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这也未必不是一次重建信任的机会。对整个乳业市场而言,这将使得市场更加集中,产品质量更有保障,更容易进行统一管理。但另一方面,这也可能制约乳企行业的整体发展,降低其抵抗市场的能力。部分品牌可能会因预感到难以达标而选择退出或被他家收购。
目前,国内主流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已通过重新审查和再审查。未能通过审查的主要是产量、品牌影响力、生产规模难以达标的三四线品牌。有业内人士表示,在这场大整顿中,部分品牌因预感到难以达标而提前退出或被收购。这一变革无疑将给中国乳业市场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更加严格的监管和更高的质量要求下,那些能够积极应对、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将有机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王丁棉近日指出,乳品行业堪称一项巨大的投资领域,一旦涉足其中,企业往往难以轻易抽身。为了在新版许可证的获取上占据一席之地,各大企业势必会投入巨资,不遗余力地争取。而对于那些规模较小且经营不善的企业来说,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来应对整改要求,它们很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在乳品行业的投资大潮中,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新版许可证的获取成为了企业关注的焦点。这也促使各大企业加大投入,确保在各个环节上达到标准,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王丁棉还提到,对于那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企业,它们需要寻找新的出路。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这些企业还需要寻求外部合作,共同推动乳品行业的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乳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乳品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企业不仅需要关注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还需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只有紧跟市场趋势,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此背景下,乳品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乳品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而那些能够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和提升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乳品行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企业需要不断加大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同时关注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创新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