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序开发更好惠及民生
乌东德水电站:点亮绿色发展的希望之光
许健摄(人民视觉)
6月29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遍四方:江乌东德水电站首批两台85万千瓦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成功并入南方电网,正式投产发电。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表示:“乌东德水电站的投产发电,不仅对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节能减排目标实现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更点亮了绿色发展的希望之光。”
这座综合工程乌东德水电站,位于四川省与云南省交界的江河道上,是江水电基地的明珠。它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航运等效益,世界第七、中国第四大水电站之称号足以彰显其规模之宏大。
说起发电,乌东德装机规模达10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389.1亿千瓦时。这些清洁水电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等地方建设,按计划,电站将于2021年实现全部机组投产发电目标。想象一下,389.1亿千瓦时电量,相当于为广州这样的繁华都市提供近一半的年用电量。
再来看其生态价值,乌东德水电站生产的绿色电能将替代大量化石燃料,每年节约标准煤12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分别达3050万吨和10.4万吨。这相当于种植了8.5万公顷的阔叶林,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巨大的贡献。
而防洪也是乌东德水电站的一大功能。今年1月,乌东德水电站进入蓄水阶段,水库控制流域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具备有效拦蓄江洪水条件,成为长江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乌东德水库的蓄水后,库区江面开阔,水流平缓,为当地航运带来利好改变。
乌东德水电站还是一项创新工程。在这里,创造了世界最薄300米级特高拱坝等7项“世界第一”,创下全坝采用低热水泥混凝土等12项“全球之最”。其中,12台单机容量8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堪称世界目前已投产的最大水轮发电机组。这些“高光数据”的背后,是建设者们以科技为阶,勇于创新的成果。
乌东德水电站也是一项惠民工程。它的建设不仅增加了就业机会,改善了库区面貌,还为移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善。像赵洪申这样的库区移民,在搬迁后对生活充满了期待。
乌东德水电站不仅是一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工程,更是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绿色工程”,点亮了绿色发展的希望之光。乌东德的守护者们,正默默地为长江生态环境的恢复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不仅致力于回收利用生产废水,还积极投身于治理高位自然边坡的伟大事业,其面积超过百万平方米。不仅如此,他们还在江下游开展了一场珍稀特有鱼类的增殖放流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生态添绿,为长江注入生机。
在这片繁忙的建设工地上,乌东德建设者们的身影显得尤为突出。他们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不畏艰难困苦,坚守岗位,以实际行动响应长江大保护的号召。每一个细微的环节,每一个精准的数据,都倾注了他们的汗水和智慧。他们对环境的敬畏与责任感,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乌东德建设不仅仅是一座工程的崛起,更是一次生态文明的进步。
乌东德建设者们深知,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他们通过实际行动,不仅为当地环境带来了显著的改善,也为周边居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们的行动,如同一颗颗种子,播撒在长江之滨,生根发芽,为这片土地带来勃勃生机。
这场长江大保护的行动,乌东德建设者们的参与和贡献无疑是其中最为亮眼的一笔。他们的努力,让长江的水更清,山更绿,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新的活力。他们的故事,如同一首动人的赞歌,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
乌东德建设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生态环境的热爱与责任。他们是长江大保护的守护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在他们的努力下,乌东德不仅成为了一座美丽的工程,更成为了一个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这是他们的荣耀,也是我们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