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觉过头易“睡醉” 打乱生物钟所致
周末的“睡醉”:补觉过头引发健康隐患
周末来临,许多人选择赖床,享受难得的补觉时光。醒来时却常常感到头昏脑胀,仿佛被酒醉后的晕沉笼罩,这种现象被称为“睡醉”。科学家们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指出这是由作息混乱导致的生物钟错乱所致。
周末补觉成为许多人的常态,这种长时间的睡眠可能带来的不是神清气爽,而是一身的疲惫和不适。专家指出,过度睡眠同样会引发健康问题,甚至与抑郁症等情绪障碍密切相关。
像Phoebe和琳达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周末熬夜、早晨赖床,导致睡眠时间远超平常。醒来时却感到身体沉重、大脑昏沉,仿佛被沉重的睡意所困。这种现象并非个例,科学家称之为“睡醉”,因为这种晕乎乎的感觉与醉酒非常相似。
与酒精对神经系统的损伤不同,睡过头的身体行动迟缓是由于控制日常循环的大脑神经被混乱的作息所混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理科博士徐方忠也认同这一观点,他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周末的补觉可能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导致各种不适的症状。
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强大,偶尔的睡过头可能只是短暂的晕沉。但长期如此,就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美国研究人员对大量女性的调查结果显示,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的人中风危险比睡7小时的人要高。其他研究还显示,过度睡眠与糖尿病、肥胖症甚至早逝有关联。杭州市七医院睡眠专家尹岩副主任医师也提到了类似的研究报告,但他指出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过度睡眠会导致这些健康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的过度睡眠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徐方忠博士表示,抑郁症患者常常会出现睡眠问题,其中包括嗜睡和睡不醒。对于那些长期过度睡眠且伴随其他症状的人来说,可能需要关注是否存在抑郁情绪或其他疾病。
“睡醉”现象提醒我们,作息规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适度的休息和睡眠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过度或不足的休息都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生物钟,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以确保身体和心灵的健康。临床介绍:抑郁与过度嗜睡的纠缠
在临床实践中,有时会遇到一些令人费解的病例。那些晚上似乎睡了十三四个小时,白天却依然困倦不堪的抑郁患者,仿佛陷入了无底的睡眠深渊,以至于很多人无法正常工作,只能在家中慵懒度日。
徐方忠博士的门诊里,不时会遇到这样的孩子。他们正处于初中的黄金时期或是高中的紧张阶段,平时学习勤奋,上进心强,成绩优异。但每逢大考之前,他们便会出现情绪烦躁、睡不醒的症状。这些孩子常说自己非常困倦,渴望睡眠,有时躺在床上,连父母的呼唤都唤不醒他们。这背后的真相是,他们正被一种名为“癔症性的睡眠过度”的心理疾病所困扰,与面临大考前的心理压力息息相关,焦虑、抑郁的情绪也常伴随而来。
值得注意的是,睡眠过度的问题并非都是心理问题的表现。一些脑部器质性疾病如脑中风、脑炎等也会导致嗜睡现象的出现。那么,一个人究竟应该睡多久呢?
对于成年人而言,标准睡眠时间是6至8小时;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睡眠时间可能会减少1至2小时;青少年则因为身体发育需要,睡眠时间可能会增加1至2小时。而对于婴幼儿来说,他们的睡眠时间需要更长来支持生长发育。
徐方忠博士指出,虽然每个人的睡眠时间存在个体差异,但通常不会偏离上述标准太远。如果晚上睡眠时间已经足够,白天仍然觉得无精打采,那么首先应该尝试改善睡眠环境,比如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使用柔软的被子和舒适的睡衣。但如果嗜睡症状持续不断,那么最好还是寻求医生的帮助,排除是否存在疾病的因素。
生活在这繁忙的世界里,我们的身体与心灵有时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呵护。面对嗜睡问题,我们不仅要知道正常的睡眠时间,更要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毕竟,健康的睡眠是我们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也有类似的困扰,不妨多关注自己的睡眠状况,及时调整,让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