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嘉靖29年的庚戌之变,起因到底是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名字令人触目惊心严嵩。这位被《》列为六大奸臣之一的人物,他的奸贪与倒行逆施,给明朝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严嵩倚仗权势,贪污纳贿,他的行为在当时就引起了广泛的非议。朝中官员的升迁贬谪,不是根据他们的能力和贡献,而是取决于他们对严嵩贿赂的多寡。每天到严府贿赂的人络绎不绝,成为了道路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严嵩父子更是肆无忌惮地侵占民间田产,仅在北京附近就有庄田一百五十余所。他们的家财极其庞大,其府第的巍峨壮丽不减朝堂,金银珠宝更是无数。严嵩子曾自夸说“朝廷不如我富”,这并非空穴来风。当严嵩事败被抄家时,抄出的黄金、白银以及其他珍贵财宝的数量令人震惊。
严嵩的奸贪和倒行逆施直接削弱了明朝的边防力量,造成了对明朝的严重威胁。蒙古鞑靼部在严嵩的疏忽下屡次骚扰内地,特别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汗率军直达北京郊区,使北京城陷入万分紧急状态。
严嵩在这个关键时刻并未采取积极的措施保卫京师。他不但阻止了国子司业赵贞吉等主张出兵保卫京师的建议,还污蔑赵贞吉是狂诞之举。各路勤王军队到达京城后,严嵩更是推荐其党羽仇銮为大将军,节制诸路勤王兵马。在严嵩和仇銮的指挥下,各路勤王军队只是坐视俺答军烧杀抢掠,甚至尾随其后更加凶狠地烧杀抢掠。直到俺答军离去后才假装追击,以杀几十名百姓的头颅冒功。这一事件被称为“庚戌之变”,是嘉靖年间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与此东南倭寇也是明朝的一大祸害。早在明初,倭寇就已经在中国东南沿海出现。到了嘉靖年间,由于世宗朱厚熄的昏愦和严嵩的奸贪,明王朝的沿海防务已经十分空虚。倭寇的进犯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严嵩的奸行和倒行逆施不仅使明朝陷入了危机,也使无辜的百姓遭受了无尽的苦难。他的生活极其奢侈糜烂,家财庞大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他的倒行逆施不仅影响了明朝的政局,也对整个国家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严嵩是明朝的一个罪人,他的行为对明朝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他的贪婪和奸诈不仅导致了朝廷的混乱,也使百姓陷入了苦难之中。他的事迹警示后人,权力的滥用和贪婪无度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在明朝的权力中心,内阁大臣严嵩操控着国家的大权。他却选择性地庇护和纵容那些与倭寇勾结的官僚,同时却对那些英勇抗倭的将领进行打击和陷害。这是一种鲜明的对比,如同黑白分明,却无法掩盖事实的真实。
福建巡抚阮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他被揭露与倭寇勾结后,他选择了用重金贿赂严嵩来逃避罪责。他的行为竟然得到了严嵩的默许,从而得以逃脱法律的制裁。
对于那些抗倭的英雄,命运却截然不同。张经将军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浙江的大战中,大败倭寇,俘虏并斩杀倭寇二千人,取得了抗倭战争中的一次重大胜利。但他的悲剧在于,他没有向严嵩及其党羽献上贿赂,结果遭到了他们的陷害,最终丧命。
严嵩对于抗倭名将的打压,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贿赂他,更是因为这些将领的耿直性格和不奉承他的态度。严嵩因为他们的不卑不亢,而恼怒不已,制造各种事由将他们逮捕入狱。
朝中许多官员都对俞大猷的才华感到惋惜,他们凑集了三千金试图贿赂严嵩,希望能保住这位抗倭名将的性命。最终,俞大猷虽然得以保命,但被发配到大同戍边。由于严嵩及其党羽的颠倒功罪,倒行逆施,东南海防的将士们心灰意冷,纪律崩溃,倭寇也因此愈加猖獗。
严嵩的行为,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贪婪和权力欲,也揭示了明朝政治的黑暗面。他的所作所为,不仅让抗倭英雄寒心,也让无数百姓失望。他的倒行逆施,更是为倭寇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明朝的衰落,严嵩难辞其咎。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警示权力腐败、权钱交易的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