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试行销售婴幼儿奶粉 规定参照药品管奶粉
在历史的洪流中,中国的婴幼儿奶粉市场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回首往昔,我们清晰地记得那些在成长的道路上留下深刻烙印的事件。
自2004年开始,安徽阜阳百多名儿童的健康悲剧因劣质奶粉而引发,成为了全国人民心中的痛。不久后,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再次让无数家庭陷入绝望,许多婴幼儿因此遭受肾病的折磨。这些事件如同警钟长鸣,时刻提醒我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面对这样的现实,家长们忧心忡忡,许多新生儿的父母开始转向“洋奶粉”,寻求一种信任和安慰。最近又有媒体爆出“山寨洋奶粉”的问题,让人们再次陷入困惑和疑虑。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产奶粉的监管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昨日,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召开了一场重要的媒体座谈会,向我们介绍了我国婴幼儿奶粉的现状,坦诚地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提出了下一步的应对策略。这是一次充满决心的表态,也是一次充满智慧的布局。
国家食药监管总局明确表示,将严格执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五不准”原则,从源头上杜绝问题的发生。经营单位也必须遵循严格的销售规定,实行专柜专区销售,甚至试行药店专柜销售。对于即将过期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更是要求采取醒目提示或提前下架等措施,确保消费者的权益。
不仅如此,国家质检总局还将对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进行严格的质量要求。滕佳材副局长更是明确提出,今后我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必须拥有自建自控奶源,确保奶源的质量和安全。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将坚决予以淘汰。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食药监总局还将在其官方网站上实时公布更新合格婴幼儿乳粉企业的信息,方便消费者辨识真假。这一举措无疑为消费者提供了一把明亮的“慧眼”,让他们能够更加放心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政明确禁止了贴牌生产等行为,但对于“海外贴牌”的情况并未明确禁止。对此,马纯良副司长表示,我国将对向我国出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境外生产企业进行注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我国标准。对此,乳业高级研究员宋亮建议,对于产量小、无明确奶源地的海外贴牌应明确禁止。
我国对于婴幼儿奶粉市场的监管已经走在了新的征程上。这是一个充满信心的开始,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未来。我们期待在这个市场上,能够真正迎来一个安全、健康、充满信心的明天。八项规定下的药品级婴儿奶粉管理新模式
为全方位保障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品质安全,我国推出了八项规定,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生产、流通等环节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这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对食品安全的坚定承诺。
修订后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从企业的生产设备设施到原辅料的筛选,每一个细节都被严格把关。这是对婴幼儿健康的高度负责,确保每一罐奶粉都能达到安全、营养的标准。
参照药品生产企业的GMP认证模式,要求生产企业全面实施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这意味着,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生产将按照药品级的生产标准来执行,确保产品的纯净度和安全性。
建立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和原辅料使用备案制度。这不仅有利于监管部门对产品的实时监控,也能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地选择产品。企业申请生产婴幼儿奶粉许可或调整产品品种时,必须申报产品包装的式样、颜色及标签,增加了产品的透明度,让消费者明白消费。
对于奶源质量无保障和生产技术、设备设施、检验检测条件落后的企业,坚决予以淘汰。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负责,更是对整个行业的负责。推行婴幼儿配方奶粉电子信息化管理,确保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被有效追踪,为消费者提供查询和追溯的途径。
还向社会及时公布并实时更新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进口商和产品名录。这不仅方便了消费者和社会各界辨识产品真伪,也为行业树立了诚信的标杆。而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单位也将全面实施许可管理,确保每一个销售环节都能达到标准。
这八项规定是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全面升级,从生产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被严格监管。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负责,更是对整个行业的提升。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婴幼儿食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