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叫停互助献血皆因贩血乱象横生?

健康快乐 2025-04-16 03:46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自我国取消互助献血这一概念后,血荒问题愈发严重。不论我们献血量多少,医院总是告知无血可用。而当互助献血政策出台后,却出现了血托等问题,因此该政策紧急被叫停,我们甚至失去了给亲友献血的机会。

献血法原本倡导互助献血,意在血液紧张的情况下,鼓励家庭成员进行等量换血。家属献血后,可凭借献血证为住院病人换取所需的等量血液。日前武汉市暂停了此项政策。一位市民郑先生反映,其父亲因动脉血管瘤需要手术治疗,却因医院血液配额不足而被迫转院。转院后的情况亦不乐观,血液供给紧张,危重病人优先用血,导致手术一拖再拖,医疗费用也增加了13万元。

郑先生曾尝试为父亲献血,却遭到医院拒绝。武汉市血液中心明确表示,不允许医院私自接受献血,献血只能到血液中心进行。随后,郑先生到血液中心咨询并表达了献血意愿,但却被告知亲友互助献血已经暂停。即使献血,也必须遵循正常程序,由医院根据病人的情况调配用血。

这一政策的暂停,主要原因在于出现了“贩血”乱象。一些家属为了能让病人尽早手术,通过“血头”让卖血者冒充家属献血,从中牟利。这种现象造成了不良影响,破坏了用血秩序。武汉市卫生局负责人表示,由于存在这种乱象,亲友互助献血政策被暂停。

类似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由于无法确定献血者是否真的是病人的亲友,“互助献血”容易变味,变成非法组织卖血现象。以北京为例,卖血者只需填写《互助献血申请书》,提供身份证和病人的住院证明即可献血。这种情况为非法组织卖血提供了可乘之机。

面对逐渐蔓延至全国的“血荒”,制度的完善也应给力。亲友互助献血曾在缓解用血紧张局面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出现“贩血”乱象等问题后,必须对其进行整治和规范。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献血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加强血液管理,确保血液的安全和有效供给也是至关重要的。

解决血荒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完善制度、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强管理等。我们也应该理解并支持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以确保血液资源的合理、安全、有效使用。暂停互助献血:武汉血液供应现状及其背后的争议

在去年的八月政策暂停之前,亲友互助献血为武汉市近百分之二十的临床手术提供了宝贵的血液资源。随着政策的调整,亲友互助献血暂时停止,这一举措对武汉市的血液供应状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据相关负责人透露,尽管亲友互助献血暂时停止,但这一调整对武汉市的整体血液供应并未造成显著影响。目前,武汉市设有多个街头流动献血车和固定献血屋,这些采血点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加大宣传等措施,确保了充足的采血量。

武汉的多家医院却表示,临床择期手术已经暂停使用亲友的献血证优先供血。那么,在暂停亲友互助献血后,一旦遇到临床用血紧张的状况,该如何应对呢?同济医院血液科主任魏晴表示,医院将优先保证紧急手术的用血需求,而择期手术则只能等待一段时间。据了解,每天有3至5例手术因血液储备不足而被迫延期。

对于互助献血制度的争议,专家们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献血制度的机制尚不完善。虽然无偿献血者可免费享受用血,但由于各地对献血者的激励方式存在差异,且用血费用报销无法全国联网,导致无偿献血者及其家人的直接免费用血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每年两会,都有专家代表呼吁修改献血法,一方面要加大对无偿献血者的奖励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全国性的用血信息联网,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用血调度。

关于互助献血被暂停的原因,编者认为并不能简单归咎于“血托”的存在。我们不能因为一个血托的出现就叫停整个互助献血机制。实际上,问题的核心在于金钱利益。随着以药养医的时代逐渐落幕,一些医院的收入来源受到冲击。血液供应成为了一个无本万利的生意。毕竟,无偿献血的观念在我国深入人心。一些人可能会为了维持血液供应的“财路”,寻找各种理由甚至偶尔说谎。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亲友互助献血的积极作用和其存在的必要性。期待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健全制度,确保血液供应的公平、透明与高效。

上一篇:戴活性炭口罩阻PM2.5最管用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