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注意到新买的矿泉水有什么不同了吗?
随着本月1日矿泉水新国标的落地,关于矿泉水中潜在致癌物溴酸盐的问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扬州时报多次报道的这一问题,在新国标中明确规定溴酸盐的限值为0.01mg/L,且新生产的饮用矿泉水包装上必须明确标示水源地。记者在昨日的市场走访中发现,商家和消费者对这一新国标显得相当陌生,矿泉水包装也未作相应变更。面对这样的现状,人们不禁产生疑问:这样的水,还能喝吗?
市场探访:大多产品未标注溴酸盐含量
在江阳路的一家饮用水配送店,记者就矿泉水相关问题进行了咨询。工作人员所经营的饮用水品种虽多,但提及溴酸盐含量时,他们的解释显得模糊,甚至否认自己销售的是矿泉水。而在大型超市如时代、农工商等,虽然品种繁多的饮用水让人眼花缭乱,但真正标明为“矿泉水”的品种却寥寥无几。已标注水源地的矿泉水,大多是10月1日前生产的,且饮用水包装大多沿用旧版,标签上未标明溴酸盐的含量。
消费者与商家的反应:新国标成“隐形人”
对于这一新国标,各家超市的销售人员均表示尚未接到相关通知,对于具体情况并不了解。而消费者对此的反应更是五花八门,多数市民对新标准不清楚,选购时更看重品牌和瓶身状况。当被告知矿泉水中可能含有致癌物质溴酸盐时,许多消费者表现出惊讶和担忧的情绪。“从来没有听说过,矿泉水也会有问题?”在机关上班的周先生表示震惊。许多市民表示,现在对饮用水的安全性感到迷茫,不知道什么水才安全。
市民呼声:加强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
面对这样的市场状况和消费者的疑虑,市民们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对溴酸盐超标的品牌及时公布,让消费者明白消费。市民郑先生表示,以前他常常推荐孩子喝矿泉水,但现在对此有些担心。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严格监管饮用水市场,确保消费者的饮水安全。
矿泉水新国标的实施,无疑给饮用水市场带来了新的关注点。新标准的推广和实施似乎并未跟上其出台的步伐,商家和消费者的认知度不高,市场反应滞后。面对消费者的疑虑和担忧,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同时也应加强对新标准的宣传和推广,让消费者明白消费,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