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两港三网国际物流枢纽建设三问

生活知识 2025-04-19 01:43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两港三网”的建设成为了成都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一环。什么是“两港三网”呢?“两港”指的是成都国际铁路港和成都航空港,也就是双流国际机场和天府国际机场;“三网”则是以成都为国家门户枢纽的“空中客流网”,以成都为西部共享枢纽的“空中物流网”,以及以成都为亚欧中转枢纽的“陆上物流网”。这一战略构想,为我们展现了成都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蓝图。

“蓉欧+”战略蓝图,是打造立体式综合型国际化物流枢纽的重要一步。以吉利汽车为例,其近60万美元的汽车成套散件及零配件产品,通过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的定制班列,一路运往白俄罗斯明斯克吉利工厂,这是成都国际物流枢纽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一次成功实践。

那么,“三张网”如何撑起成都的国际性地位呢?这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和整合空中网络和铁路网络,打造出一个全方位的物流体系。空中客流网将构建“国际多直达、国内全覆盖”的航空运输体系,而陆上物流网则将通过稳定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形成覆盖欧洲、中亚、西亚等地的物流网络。

随着“两港三网”的加速推进,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的开行数量也在大幅增加。今年计划开行数量将达到1000列以上。与数量相比,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解决空载率问题。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主任陈仲维表示,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更注重“质量”,通过选择适合铁路运输的货物和高附加值产品,如快消品、汽车、肉类等,来提高班列的装载率。随着发车次数的增加,已经有企业预定返程,显示出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日益增强的影响力。

如何聚集适欧产能,为“两港三网”持续引入动力,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此,成都市正在积极引进和聚集适合欧洲市场的产业和产能,通过与欧洲各国的经贸合作,为“两港三网”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

“两港三网”和“蓉欧+”战略蓝图的实现,需要我们在全球视野下,深入整合空中和陆地资源,打造出一个高效、便捷、安全的国际化物流枢纽。这将为成都参与国际分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动成都走向世界舞台。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宏伟蓝图早日实现。在众多战略合作伙伴中,除了我们所熟知的Dell、TCL、联想等知名企业外,更有诸多世界顶尖的物流企业也选择了与格力共同前行。正是基于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优势,格力成功将部分沿海产能顺利转移至成都。数据显示,仅在2016年,成都便实现了相关外贸转移24亿元,产能转移更是高达31亿元。

随着成都大力推动“蓉欧+”战略的深入实施,物流通道的建设成果显著,吸引了更多面向欧洲和泛亚的高附加值产能加速向成都转移。随着“两港三网”全面铺开,无论是航空还是铁路,其路线与数量都将得到极大扩充。面对这一形势,成都正全力加速与之相匹配产业的高速转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陈仲维提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不仅要进一步加快建设境内外枢纽节点、分拨中心等重要机构和服务网点,还要积极开通成都至东南亚、南亚的南向“泛亚班列”,以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除了增加线路数量,还要推进订舱中心、箱管中心等多式联运场站设施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成都还将积极推进海铁、铁水“一单制”联运和国际铁路联运“一票制”互认,全力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体系。

在此背景下,成都将依托五大临港产业制造、金融、物流、贸易、信息,推动面向欧洲、中亚、西亚、南亚等国际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的出口基地、研发中心和结算中心向成都聚集。无论是快递的陕西之旅,还是快递邮寄手机的需求,甚至是关于快递加盟的费用问题,都将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找到满意的答案。据预测,到2020年,“两港”临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惊人的2500亿元,实现进出口贸易额超过惊人的120亿美元。这样的速度和规模无疑证明了成都作为物流枢纽的强大吸引力与巨大潜力。

上一篇:25省会城市今夜气温破冰点 面瘫儿童扎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