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售化妆品假货多 教你“闻香识假”
网购时代的化妆品市场:乱象与求真
随着网络购物的飞速发展,化妆品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这一繁荣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乱象。假冒名牌化妆品、虚假宣传化妆品功效等现象如洪水猛兽般泛滥,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消费者姜晓箐向我们透露,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大量化妆品的广告信息,但产品的真实来源和品质却难以辨别。她曾尝试在微信圈购买化妆品,结果收到的却是用正品瓶子二次灌装的假货。
据相关数据统计,化妆品网上交易规模正以每年超过6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1200亿元。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不乏一些不良商家以不足一元或几元的超低价格,从制假黑窝点购进假冒知名品牌化妆品,然后通过电商平台出售给消费者。业内人士称,网络售卖的化妆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高仿货。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条例的出台,正是为了规范化妆品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中明确规定,化妆品的标签和宣传内容不得含有夸大功能、虚假宣传、贬低同类产品等容易误导消费者的内容。特别是对于宣称具有特殊功效的化妆品,必须提供充分的实验或评价数据支持。否则,产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上述功效未经验证”等字样。
对此,四川少城律师事务所律师曹毅表示,近年来因使用化妆品导致人身损害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将化妆品的生产、销售等环节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势在必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对违法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都具有震慑和规制作用。他也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盲目轻信市面上一些化妆品的功效宣传,对于一些化妆品宣传的所谓“特殊功效”一定要有辨别能力,做到理性消费。
面对鱼龙混杂的化妆品市场,消费者必须具备一双慧眼,学会辨别真假。国家的监管也至关重要。只有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才能打造一个健康、规范的化妆品市场。
慧眼识假,维权有道 网购化妆品的真假辨别与维权攻略
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化妆品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据中国化妆品真品联盟发布的《中国化妆品安全指数报告》显示,网络销售的化妆品中有超过两成是假货,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质疑。
冯建军,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化妆洗涤用品分会副秘书长,指出:“当前,从源头上卡住假冒伪劣产品,已成为化妆品第三方电商平台的迫切任务。”《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更是强调了网络化妆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责任与义务,对于发现违规行为,必须及时制止并报告。若未尽到相关义务,将面临严厉的处罚。
作为消费者,如何在这繁杂的市场中选购到正品?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助您一臂之力:
一、看包装
真品的化妆品包装考究,盒面光滑、色泽鲜亮。而假冒伪劣的化妆品,其包装往往印制粗糙,色泽不正,字体模糊。
二、观颜色
收到货品后,要仔细观察化妆品的颜色。如果颜色有所改变或失真,很可能是假货。因为假冒伪劣的化妆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环境不卫生,细菌滋生,会导致颜色发生变化。
三、闻气味
优质的化妆品香味雅致、清新悠长。而假冒伪劣的化妆品,其香味往往过于浓烈或令人不适。若有异味或酸味,更需警惕。
四、看稀稠
若化妆品呈现水油分离的状态,建议不要使用。这可能是由于细菌分解了化妆品中的蛋白质和酯类,破坏了其乳化状态。
五、察表层
观察化妆品表面是否有霉斑。霉菌在温度为24℃-28℃、相对湿度大于70%的环境中生长最为适宜,因此化妆品若在此环境下保存不当,容易发霉。
当您不幸购买到假冒化妆品时,不必自认倒霉。《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了消费者的维权途径。四川少城律师事务所律师曹毅表示,消费者可以向入网化妆品生产经营者要求赔偿。这意味着,网购到假冒化妆品后,消费者应勇敢维权,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要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买到假货,果断维权,是每个消费者的权利,也是责任。希望每位消费者都能慧眼识假,维权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