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去年广告投入高达14亿 有钱营销无力治污
近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五家环保组织联合发布了在华纺织行业污染调研报告。报告中,李宁公司被点名指出其排污量大且用水效率低。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与讨论。
李宁,作为国际领先的运动品牌代表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近八年。如今这家企业似乎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在品牌形象日渐受到公众的重视的其背后的环保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李宁公司公布的2011年年报显示,其年度经销成本达到近30亿元,较上一年增长超过百分之十。为了提升品牌影响力,李宁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广告宣传和品牌宣传。业内人士指出,在行业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李宁面临着业绩下滑的压力。高成本导致利润始终难以提升成为李宁的一块心病。对此,李宁公司需要在供应商选择和环保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面对环保组织的指责,李宁公司回应称已积极与供应商沟通有害物质排放问题,并承诺实现有害化学物质零排放的目标。公众对此的疑虑并未完全消除。专家指出,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不能忽视环保责任。尤其是上市公司,更应注重维护自身品牌形象,不应将成本压力转嫁而导致品牌形象受损。目前看来,李宁在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远远不如其广告投入的多。如果继续忽视环保问题,可能会导致品牌形象严重受损。
除了环保问题外,李宁还面临着业绩压力。过去一年,体育用品市场残酷竞争,行业增速明显放缓。李宁公司也不例外,其存货拨备大幅增长,毛利率大幅下滑。尽管李宁公司在品牌推广和营销方面投入巨资,但其成本过高的问题依然成为其发展的致命弱点。订单增长乏力以及部分经销商的库存问题也使得李宁的业绩压力进一步加大。
面对困境,李宁公司表示将在未来进行组织变革和渠道变革,以降低费用、提升零售效率、清理库存并加快现金周转。业内人士建议李宁应从技术创新入手,主动响应绿色科学,致力于系统改变,以解决其污染问题并提高业绩。对于李宁来说,如何在环保和业绩之间取得平衡,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挑战。希望李宁能够真正意识到环保责任的重要性并采取切实行动来应对这一问题。迷失方向,治理难题浮现
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以寻求扩张和发展,是众多企业走向壮大的必经之路。盲目扩张带来的资源浪费却并非明智之举,特别是在业绩不佳之际。李宁,这个曾在市场上风头无两的品牌,如今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李宁在市场上遭遇质疑,订货量下滑、人事动荡、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知情人士透露,李宁的市场定位一直模糊不清。管理层策略和战略指导的偏差导致企业多次调整,影响业绩。内部沟通障碍,公司治理结构问题逐渐显现。
回顾往昔,李宁曾是本土运动品牌的佼佼者。为了维护其霸主地位,抵抗安踏等品牌的冲击,李宁开始涉足多项产业。沈阳和平区旧区重建计划的传闻愈演愈烈,李宁更是被传闻将进军房地产。或许受到资金压力的影响,该计划最终未能如愿实施,但李宁涉足地产开发的意图已十分明显。
过度的扩张和奔波总需要适时的停歇。迫于业绩不佳和行业竞争压力,李宁近年来不断收缩战线,甚至数次进行大规模裁员。今年年初,公司宣布进行结构性调整,对后台职能部门进行精简,以降低人员成本。李宁方面表示,将对有业务压力的品牌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收缩。
从李宁的发展历程来看,道路可谓曲折坎坷。从二次创业到再塑品牌,这家企业的理念始终清晰坚定,将李宁品牌深深扎根于国内市场。若不注意精心培育,引渠不当可能会导致品牌形象的污浊毁坏,甚至可能导致企业根基的溃烂腐朽。
面对当前的困境,李宁需要深入剖析自身问题,明确市场定位,优化治理结构,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找回自己的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 (贾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