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疫苗接种是否安全的十大健康问答
作为家长们,给孩子接种疫苗是一个重要的预防疾病措施。然而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医学事故让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疫苗接种安全产生了担忧。以下是关于小孩疫苗接种的十个常见问题,希望能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参考。
关于计划外的疫苗是否应该接种的问题,家长们常常感到困惑。实际上,是否接种计划外疫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例如,腮腺炎疫苗、水痘疫苗是提倡接种的;而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则属于可打可不打的情况;在流行高发区,甲肝疫苗的接种则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后,才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接下来,有的家长担心接种疫苗会伤害孩子的免疫系统。实际上,免疫系统每天都在面对不同的外来抗原。据研究表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脆弱,足以应对疫苗对免疫系统构成的挑战。相反,疫苗能够增强婴幼儿防范严重疾病的能力。
那么,有哪些情况下孩子不能接种疫苗呢?比如,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孩子,应在病情痊愈后再进行接种;对于体温超过37.5℃,或出现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孩子,也应先查明病因并治愈后再进行接种。
家长们还会关心接种疫苗后的正常反应。孩子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低热、处红肿和硬结等现象是正常的,通常这些反应会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如果接种部位出现较重的反应,可能会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巴管发炎。根据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这些反应分为轻、中、重三种程度。
对于打重或漏打疫苗的情况,家长们也会有所担忧。如果少打疫苗肯定会影响效果。如果重复接种疫苗与前一针的间隔时间较近,可能会影响疫苗的效果,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补救。但如果多打了疫苗,家长们在头一两天或头一个星期内要注意观察孩子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几率不会增加。
给孩子接种疫苗是一个重要的预防措施,家长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做出决策。了解疫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和异常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