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防治是一项漫长的任务

健康快乐 2025-04-19 10:01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自1997年起被选为全国首批慢性病示范点,历经十五载,其慢性病防控工作全面细致,脚踏实地,成效显著。该区的卫生局副局长董勇坦言,慢性病防控是一项长期而全面的工程,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武侯区的管理触角不断延伸。在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钟梓涵正对社区内的重症精神病患者进行摸底调查,并希望他们加入由医院和社区组建的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站接受规范治疗。除此之外,该区还将重症精神疾病及肿瘤患者纳入慢性病管理,并将健康生活方式和慢性病防控教育的触角伸向了中小学生。

在武侯区的学校中,健康教育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校门口的荧光屏上滚动播放着健康生活小常识,膳食金字塔、拒绝肥胖等成为学生的绘画题材。除此之外,学校还专门为健康教育开设了多种课堂,确保学生了解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该区的疾控中心副主任黄磊表示,从2008年5月起,四川省要求小学开设生命、生活与安全课程,但武侯区早在2000年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除此之外,该区还通过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提高家长的健康生活意识,以此达到对儿童进行慢性病干预的目的。

目前,武侯区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健康教育课或讲座覆盖率已达100%。该区还为符合条件的儿童实施窝沟封闭技术,以降低龋齿患病率。

虽然武侯区已经持续开展了15年的慢性病防控工作,但全区的慢性病发病人数仍不断增加。董勇表示,这并不能否定武侯区的防控工作成果。更重要的是要看整个地区是否已经形成了慢性病管理的良性运作机制,居民对基层医疗服务的信任度以及全民的健康意识是否得到了改善。

在武侯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正在接受治疗的居民。他们对社区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态度表示认可。为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技水平,武侯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华西医院紧密合作,全科医生都会去华西医院接受培训。

在董勇看来,武侯区的慢性病管理工作已经形成了“主导、多部门联动、疾控为技术核心、社区为平台”的长效机制。不仅如此,该区还在各个领域中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如与建设局、盐业公司等多个部门合作,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生活方式的大氛围。这种全民参与、多部门联动的模式使得武侯区的慢性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武侯区的慢性病防控挑战与突破之路

作为在国内慢性病防控工作中走在前列的武侯区,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无疑具有前瞻性和。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深入了解了这个区域的防控难点。

人力资源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据申泰华透露,即使在一个医疗团队(包括一个全科医生及一至两名护士)全力投入的情况下,每年最多能管理200名高血压患者和100名糖尿病患者。对于全面覆盖所有慢性病患者,现有的基层医务人员数量显得捉襟见肘。如果将服务范围扩大到高危人群或一般人群,服务缺口的压力将更为突出。全科医生的素质提升也是防控工作发展的瓶颈。除了基础的医疗技能,他们还需要具备心理辅导、膳食营养、运动指南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也是疾控中心加强指导的重要方向。

除了人力资源的问题,很多慢性病防控政策还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董勇对此深有感触。例如,地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仅仅是创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一项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地区卫生局要求三级医院部署开展此项公益活动时曾面临诸多挑战。再比如制定食品营养标签的问题也是示范区评定项目之一,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国家性的强制性标准。这就需要地区出面协调,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制定政策并落实。这个过程不仅需要跨部门合作,更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面对这些挑战,武侯区的慢性病防控工作并未止步。在政策的推动下,这个区域正在积极和实践新的防控模式和方法。从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到提升全科医生素质,从跨部门合作到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武侯区正逐步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慢性病防控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医疗机构还是普通民众,都需要积极参与其中,共同为防控慢性病而努力。毕竟,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实现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长远发展。

上一篇:八个最有效的直接消脂法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