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常把药掰小喂孩子 成人药不适用小孩
诺氟沙星对炎症有出色的疗效,许多家长对其在孩童身上的使用却存在误解。他们并不知道,诺氟沙星是儿童禁用药品。当自己的孩子遭遇炎症时,他们往往选择给孩子服用诺氟沙星,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医生们指出,儿童和成人的生理特点有着本质的不同。给儿童服用成人药品会对他们的脏器造成损伤,即使是减量也不行。对于体质特殊的儿童,误服成人药品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在现实中,不少家长为了图方便,常常将成人药品掰小喂给孩子。昨日,记者对多家医院的儿科医生和家长进行了调查。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儿科主任卫洪伟透露,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家长难以购买到儿童专用剂型的药品,另一方面,他们误以为成人用药与小儿用药只是剂量差异,只要减量就可以给孩子使用。
市民刘女士也说,她经常给孩子服用成人药品,如清开灵、三九感冒灵等,甚至在最近还给孩子服用了头孢羟氨苄。在剂量上,她会根据成人用量减半。刘女士认为,有些成人用的中成药副作用小,对孩子应该伤害不大。
卫洪伟强调,即使减量,成人药品给孩子服用风险依然很大。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药物代谢主要依赖肝脏和肾脏。相较于成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无法代谢的药物成分会在体内积存,进而造成脏器损伤。
在医院里,医生为儿童开具的药物用量是根据体重精确计算的,这一点家长很难自行把握。不同体质的患儿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有些患儿体质特殊,对某些药物存在过敏反应,因此用药必须格外谨慎。
除了生理原因外,孩子对药物的接受度也是一个问题。很多成人用药并不像儿童用药那样调整过口味,味道很苦。被家长分割后的药物更苦,孩子们难以接受,这也使得家长喂药变得困难。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药师王爱华说,给儿童服用成人用药会引起他们的抵触情绪。以阿莫西林和强必林为例,两者功效相同,但阿莫西林是胶囊制剂,味道苦涩且需要分割,孩子难以接受。而强必林是颗粒剂并加入了甜味,孩子更容易接受。相较于胶囊和片剂,颗粒剂更适合儿童服用。很多药品儿童用量仅为成人的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如果是胶囊剂就很难保存剩余的剂量,造成浪费。
更严重的问题是市场上儿童专用药物的缺乏。有相关调查显示我国近0种药品制剂中供儿童专用的不足60种。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剂科的医生称约有九成药品没有儿童剂型家长在为孩子买药时经常会面临选择困境。许多儿科医生也只能无奈开一些成人药品给孩子治病。部门应当重视这一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儿童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以满足儿童用药的需求保护儿童的健康和安全。如何避免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家长的指南
身为家长,我们都深知孩子健康的重要性,而正确的用药是维护孩子健康的关键。在采访中发现,虽然大部分家长对于2岁以内的幼儿用药格外谨慎,但当孩子年龄稍大,面对如感冒这类常见小病时,家长们往往会放松警惕,甚至自行给孩子“开处方”。
家住槐荫区的张女士,她的儿子今年6岁。张女士坦言,她有时会给孩子服用成人用药,但会仔细阅读说明书。说明书中的一些术语如“小儿酌减”、“请遵医嘱”、“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常常让她感到困惑,不知如何是好。
对此,专家彭振居指出,由于缺乏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的数据,许多药物只在成人身上做过药效试验,因此儿童用药的剂量和用法往往表述得较为模糊。当家长对说明书内容产生困惑时,应该及时咨询专业人士,了解药物用量及可能的副作用。
他也提醒家长,不必过于恐慌药品说明书上列出的不良反应。部分家长因过于担忧药物的不良反应,擅自减少孩子的用药量或缩短疗程,这样做反而可能无法彻底消灭病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家长在理解说明书内容的也要对其保持信任。
最重要的是,请家长们尽量避免给孩子服用成人药物。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存在明显差异,专为成人设计的药物可能并不适合孩子。始终牢记,保障孩子健康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正确的用药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把关,确保他们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