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会让人亢奋?说说双向情感障碍那些事
当人们常说“得了精神病后我变得越来越精神了”,他们可能是在谈论一种被误解的真相,也就是我们所称之为天才病的双相情感障碍。在贾米森教授的《疯狂天才》一书中,描绘了众多文艺界名人与这种情感障碍的紧密联系,如梵高与海明威等。双相情感障碍并非仅限于天才,它同样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疾病。
那么,何为双相情感障碍呢?
情感的正常波动对于每个人而言,高低起伏都在一定范围内。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的情感波动超越了这一范围,进入了非正常状态。当这种波动过高时,人们可能会经历躁狂相;而当波动过低时,便进入了抑郁相。这就是所谓的双相情感障碍中的“双相”,即两种极端的情感状态交替出现。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双相”并非指双向,而是指两种不同的情感状态。比如水蒸气、水和冰之间的转换,虽然都是同一种物质,但处于不同的状态。
在双相情感障碍中,躁狂相的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DIGFAST”。这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夸大自己的才华以及兴奋加速等症状。而抑郁相则表现为情绪低落,可能伴随食欲下降、睡眠过多或失眠、精力减退等症状。由于临床症状的复杂性,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相容易被误诊为单纯的抑郁症。对于双相抑郁症,除了典型的抑郁症状外,还有一些额外的特征,如发病年龄通常较早,以及家族中有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史等。
那么,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又是什么呢?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相当复杂,其中遗传因素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在所有精神疾病中,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度是最高的。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8-18倍。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还与脑内的单胺神经传递质量有关,如5-羟色胺、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这些神经递质的数量变化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感状态。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个复杂的疾病,它既可以困扰那些我们常常认为的天才,也可以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理解这种疾病,并对其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帮助患者走出困境的关键。双相情感障碍:深入与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以情感波动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常常表现为抑郁症与躁郁症的交替发作。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成因,包括内分泌失调、脑结构变化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这一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早期识别并接受专业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面对双相情感障碍,我们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情感稳定剂是治疗的基石。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在于使患者的情绪尽可能稳定在正常范围内,避免情绪的剧烈波动。常见的情感稳定剂包括锂盐、丙戊酸盐、拉莫三嗪、卡马西平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喹硫、氯氮平、利培酮等,也被广泛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
当患者处于“双相抑郁”状态时,是否需要同时使用抑郁药呢?这主要取决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如果抑郁症状达到中度或重度,那么必须使用抗抑郁药。若抑郁症症状较轻,则原则上不需要使用抗抑郁症药物。
除了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家庭支持和社交环境的改善也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不可或缺的部分。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学习如何应对情感波动,以及如何调整生活方式和应对策略。家庭支持和社交环境的改善则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更为稳定、支持的环境,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恢复。
本文作者骆艳丽、医生倪开济和梁韵淋均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理医学科,他们提供专业的见解和治疗建议。面对双相情感障碍,我们应当尽早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以期早日恢复健康。
双相情感障碍是可以治愈的。只要我们积极面对,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相信一定能够战胜这一疾病。在此,我们也希望广大患者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