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技术到底都“转”了什么?

健康快乐 2025-04-18 00:28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在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尚未获得任何批准,这让一些消费者对市场上可能出现的转基因食品产生了疑虑。让我们深入了解转基因农产品的真实情况。

我国对转基因植物的研发持有审慎的态度。截至目前,我国共批准发放了7种转基因植物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这些包括耐贮存番茄、抗虫棉花、改变花色矮牵牛、抗病辣椒(甜椒、线辣椒)、转基因抗病番木瓜以及转基因抗虫水稻和转植酸酶玉米。尽管有这些证书的发放,但目前主要种植的转基因农作物主要是转基因棉花和少量种植的转基因番木瓜,其余已发放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植物并未大规模应用。

关于进口农产品,我国已经批准了转基因棉花、大豆、玉米和油菜的进口安全证书。除了允许种植转基因棉花外,进口的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油菜仅限于用作加工原料,不得改变其用途,更不得在我国境内种植。关于在市场上购买到转基因大豆制品或鲜食转基因玉米的担忧是不必要的。圣女果(樱桃西红柿)、马铃薯和彩椒等都没有转基因品种。

那么,转基因技术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呢?它引发了诸多质疑,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吃转基因食品对人们的健康是否安全?反对者提出了许多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疑虑,比如转基因马铃薯切片后长时间不变色、种植转基因玉米的地方老鼠消失以及转基因玉米对精子活力的影响等。为了解答这些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来评估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实验证明,食用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不可能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

事实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受到了国际组织、各国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世界卫生组织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通过安全评价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可以放心食用。每一个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毒性、致敏性、致畸等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这些程序需要经过至少三年以上的时间来完成,目前还没有其他食品经过了如此严格的安全评价。更重要的是,全球转基因商业化应用已经历了17年,绝大多数人口食用转基因产品并未出现任何被证实的食用安全问题。

我国的转基因政策是为了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尽管存在争议和疑虑,但科学界一直在努力解答公众的疑问,确保食品的安全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相信转基因食品将会在未来为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更多的益处。未来的隐患:转基因食品真的安全吗?

面对现代社会的高科技产物,转基因食品,很多人提出了质疑:“现在没问题,那么三代以后呢?”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的朱祯研究员为我们带来了权威的解答。

关于人们担忧食用基因或转基因食品会改变人类遗传特性的问题,朱祯明确表示,这种担忧如同那些“吃基因补基因”的传言一样,缺乏科学依据。我们所摄取的食物中的DNA,在肠胃的强大消化液面前,都会化为乌有,不会对人体基因造成任何影响。转基因食品,就如同通过常规育种得到的食品一样,它们并没有产生其他食品所未有的、可能带来未知风险的问题。

朱祯还进一步指出,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其实是大有裨益的。它能够大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价格更为亲民、更加环保、安全的食品。其带来的利益,远大于我们所能想象的可能存在的危害。如果只有零风险的发明才能得以应用,那么许多造福人类的发明,如汽车、飞机、抗生素等,可能都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最近,有关转基因食品导致肿瘤的说法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这一说法的起源是2012年法国凯恩大学教授塞拉利尼在《食品与化学毒物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论文中提到,通过转基因玉米NK603进行的大鼠喂养实验显示,该玉米可能引发大鼠肿瘤。这个消息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欧洲食品受欧盟委员会委托对该论文进行了深入评估。2012年11月,欧洲食品作出了最终评估:该研究得出的结论数据支持不足,实验设计和方法存在重大漏洞,且未遵循公认的科研标准。他们表示,不需要重新审查NK603玉米的安全性。尽管已经有了明确的结论,但相关的流言仍然不时出现,让人难以辨别真假。

面对如此复杂的议题,我们应保持谨慎和理性。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也要关注其长远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基于事实和科学研究来做出决策,而不是被流言和恐惧所左右。

上一篇:淡季揽客多省旅游线下营销搭车“双11”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