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地有噪音太伤人 易导致多种疾病发生
都市噪音困扰与健康隐患
在繁华的都市中,许多市民都遭受过噪音的侵扰。无论是白天的喧嚣还是夜晚的嘈杂,噪音已成为影响生活质量的一大难题。对于居住在交通繁忙、机场附近的居民,这种困扰更为严重。专家提醒,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无论大人小孩,都容易引发疾病,危害身体健康。
中国对城市噪声与居民健康的调查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噪声每上升1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想象一下,若在70分贝至90分贝的噪音中生活5年,人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将高2.47倍。除了高血压,噪音还会带来诸多健康问题。
令人震惊的是,噪音增10分贝,腰围就会增加1厘米。瑞典卡罗林医学大学的长期追踪研究发现,生活在噪音污染较严重地区的人,其腰围相对更大。另一项研究则指出,生活在机场附近的人,腰围平均增长6厘米。
噪音还会增加心脏病的风险。噪音导致的烦躁情绪可能使人睡眠不佳,进而引发或诱发心血管疾病。英国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居住在机场附近的居民,因心脏病住院的几率增加20%。
公共交通如地铁、公共汽车等产生的噪音对听力都有一定损害。北京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宋海涛建议,在乘坐地铁时,可以使用耳塞保护听力,但避免使用高音量听音乐。
医院内的噪音往往超标,这些无规律的噪音会使病人的住院期延长,止痛药用量增大。噪音也会使医护人员感到疲倦、头痛。
对孕妇和胎儿来说,噪音的影响更为严重。噪音可能使孕妇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导致早产或流产。噪音还可能增加新生儿畸形率、导致出生体重降低等问题。
按照中国的环境噪声容许范围标准,有时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身边有噪音,但伤害却已发生。如睡觉时,一次汽车开过的声音就可能使血压上升。
面对噪音,我们如何应对?专家建议,别长期呆在超过45分贝的环境中。当周围环境过于嘈杂时,要懂得投诉。无法改变环境时,可以使用耳塞。尽量保持平静也能减少噪音对身体的伤害。
为了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应该重视都市噪音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音污染,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噪音已成为现代生活中的隐形杀手,尤其对于那些居住环境太吵的家庭来说,这个问题更为严重。针对这种情况,中国环境科学院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室的研究员张金良给出了一个建议安装双层窗户。他说:“安装双层窗户并挂上厚重的窗帘,可以有效隔绝外界的噪音,同时建议少开面向闹市一侧的窗户。”除此之外,他还呼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降低音量,从我做起,共同营造一个宁静的居住环境。
对于居住在临近马路的人们来说,卧室的位置和布局也至关重要。国际知名科学家马赛厄斯巴斯内博士曾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过关于噪音与健康的研究论文。他建议,如果房子面朝马路,那么卧室最好设计在远离马路的房子背面。为了进一步提高睡眠质量,大家应将钟表、电脑等可能产生干扰的物品“请”出卧室,将冰箱放置在离卧室、书房等较远的地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噪音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还能让人们在宁静的环境中更好地工作和学习。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抵御噪音的侵扰。例如,选择隔音效果好的门窗材料,安装隔音设备,以及在室内摆放一些能够吸收噪音的植物等。这些方法虽然看似简单,但却十分有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居住环境,主动采取措施降低噪音污染,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空间。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追求日益提高,如何降低噪音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希望广大市民能够重视这个问题,从自身做起,共同为营造一个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而努力。相关新闻也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更多有效的解决方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