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成人不信任社区医院 小病也跑三甲医院
重塑医疗信心:社区医院的现状与挑战
时代变迁,医疗体系也在不断改革与进步。仍有许多人在面对轻微疾病时,首选大城市的大医院,而非身边的社区医院。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人对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持不信任态度,近六成在现行分级诊疗体系下不会选择社区医院。
今年的工作报告中,“增加县级公立医院试点数量”、“健全分级诊疗体系”等关键词昭示了医疗改革的决心和方向。尽管政策引导,但为何大众对社区医院依然心存疑虑?
一项涉及13288人的调查揭示了公众的真实心声。除了距离和便利性的考虑,医疗水平的高低成为受访者选择医疗机构的最重要因素。高达68.3%的受访者表示不信任身边的社区医院。
当提及社区医院,很多人会有负面的印象。如湖北荆州的卢海兰所述,她曾在社区医院遭遇不精确的诊断和过度治疗。类似的经历让很多人对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持怀疑态度。北京朝阳区的李东认为,在同样的价格水平下,大家会选择信誉有保证的大医院。
那么,公众为何不信任社区医院?调查中,医生水平不高、医疗资源少、医药费贵成为主要原因。实际上,社区医院的医生队伍普遍学历不高,进修和在职培训的机会稀缺,导致医术难以提升。
浙江省人民医院的超声科医生叶瑞忠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社区医院患者量少,导致医疗资源与患者需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医生工作压力大,疲劳应战;另一方面,患者就诊时间长,服务质量下降,这些都为医患纠纷留下了隐患。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重视社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增加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是当务之急。也需要加强公众对社区医院的了解和信任,让更多人了解到社区医院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重要作用。
重塑公众对社区医院的信任是医疗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让公众真正信任社区医院,才能有效缓解大医院的压力,实现分级诊疗的目标,让更多人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工资微薄的社区守护者
社区医生魏晴,月工资仅两千出头,奖金最多千元左右,却肩负着繁重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面对这样的待遇,她不禁反问:“待遇这么差的工作,怎么吸引优秀的医生呢?”这不仅是一个问题,更是悬在众多社区医生头顶的一大难题。
杨帆医生在辽宁大连经营个体诊所,也曾在大医院担任急救工作。他发现,社区医疗体系中存在着医生流动性大、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不少社区医院的新生力量不足,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尽管有三分之一的居民选择社区医院就诊,但大多数居民仍倾向于前往三甲医院寻求医疗服务。即便大医院也面临诸多挑战,近半受访者表示大医院的诊疗体验不如人意。尽管有些患者对大医院心生不满,但仍有许多患者继续前往三甲医院寻求治疗。叶瑞忠也提到了社区医院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过度治疗、药品回扣等现象,这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信任感。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为此,许多受访者提出了一些建议。除了提高医生的待遇和吸引力外,他们还建议鼓励更多优秀医生到社区医院工作,减轻医生自由执业的负担,提高社区医院的报销比例等。还有受访者提出了打破行政医疗资源分配格局等创新思路。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张文昌院长指出一个现实的问题:当前大多数医学生仍以大医院为就业目标,很少有学生选择社区医院。除了提高待遇外,社区医院还需要创造适合年轻医生成长与工作的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前往基层医疗机构就业。周子君教授认为应更多地尊重市场导向和患者需求来管理医疗资源。他建议采用更为灵活的政策来鼓励好医生到社区医院工作,如放开对医生自由执业的限制等。为了改善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不平衡现象,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解决社区医疗面临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