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乳国标被指“全球最差” 专家建议重订

健康快乐 2025-04-16 06:33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三年前,我国生乳国标被行业人士评价为“全球最差”,如今这一标准正在经历一场重要的修订。这一变革的推动源自由中荷专家共同编写的首份《中国奶业白皮书》。这份白皮书揭示了我国生乳品质的显著提升,并建议对国标中的乳蛋白和细菌总数等指标进行重新评估和调整。

这场变革的轨迹清晰可见。回溯至几年前,中国生乳品质饱受质疑。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规模牧场的推广和管理优化,我国生乳质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据显示,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均有所提高,而细菌总数则大幅下降。这一进步不仅反映了我国奶牛养殖业的提升,也展示了我国奶业对于品质追求的决心。

尽管生乳品质有了显著提升,我国的国标却似乎并没有跟上这一步伐。现行的标准中,某些关键指标已经被行业人士批评为“世界最低,全球最差”。尤其是细菌总数的标准,相较于发达国家,我们的标准显得较为宽松。这一差异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许多家长在选择奶粉时更倾向于进口产品,以求个安心。

这份白皮书对中国现行的生乳质量标准给予了一定的肯定,但同时也指出了标准中的不足。尤其是在乳蛋白和细菌总数等方面的规定,已经落后于时代的需求。特别是在三聚氰胺事件后,尽管生乳品质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标准的滞后性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专家们指出,随着规模化养殖的普及和生乳品质的不断提高,重新修订这些标准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需求。

这场关于国标的争议并非无的放矢。核心问题在于细菌总数和蛋白质含量两项指标。据了解,有些专家认为现行标准中的乳蛋白含量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而细菌总数的限制也相对宽松。这一差异使得一些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产生了疑虑,影响了他们的消费选择。

《中国奶业白皮书》的发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我国生乳国标的机会。随着生乳品质的不断提高,我们有必要重新评估并修订这些标准,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推动中国奶业的持续发展。这场修订不仅关乎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更关乎每一个消费者的健康和福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开放、透明的讨论和合作,以确保最终的标准能够真正反映我国的生乳品质,并满足消费者的期望。乳品行业国标的提升是顺应时代需求与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时代的变迁,乳制品行业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期,乳业专家、原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提出,我国乳制品行业标准的提升已经迫在眉睫。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业内众多人士的共鸣。国内大型乳企也已经开始行动,执行更为严格的生乳标准,这既是企业责任,也是对消费者的负责。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三聚氰胺事件对消费者的信心产生了深远影响,很多人对于国产乳制品产生了疑虑,更倾向于选择进口产品。而原料奶标准的低下,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当前我国乳制品行业已经具备了提高标准的能力和条件。从设备到加工,从奶源到企业管理,都迎来了全面的提升。规模化牧场越来越多,管理水平、原料奶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适当提高国家标准是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消费者的需要。

大型乳企的负责人也表达了对于提高国标的积极态度。他们表示,公司目前执行的生乳标准已经高于国家标准,而对于婴幼儿奶粉的原奶,更是需要修订更加严格的国标。他们认为,生乳的标准越高,对消费者也就越有保障。他们也表示关于修订国标需要根据中国奶业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既要考虑行业的发展,也要顾及消费者的利益。

在当下这个时代背景下,乳制品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提高乳制品的国标不仅是行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随着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乳制品行业将会更加繁荣,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行业的共同努力和消费者的支持与信任。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