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监局称尚未发现红牛饮料存质量安全问题
近期,关于红牛保健食品的标签标识与批准证书内容存在的差异以及涉嫌非法添加等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迅速采取行动,对红牛饮料的产品安全性进行了深入论证和检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此事高度重视,立刻组织专家团队对红牛饮料产品的各项信息进行核查,并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证。该局对红牛饮料的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全面的监督检查及产成品检验。
为了进一步明确红牛饮料的质量安全状况,北京、山东、湖北、哈尔滨四省市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联合行动,对红牛饮料的11个批次产品进行了严格的抽检。经过检测,所有批次的产品均符合规定,没有发现存在质量问题。
关于消费者关心的红牛饮料中苯甲酸钠和咖啡因的使用问题,专家团队经过论证认为,这两种原料在按照批准的使用量使用的情况下,是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并且,只要消费者按照标签上的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及食用量等指导进行使用,是安全的。
关于红牛饮料原料标注的合法性,经过核查发现,红牛饮料是1997年申报批准的保健食品,其保健功能为抗疲劳。批准证书上只载明了主要原料,并未包含苯甲酸钠、柠檬酸钠、胭脂红、柠檬黄等成分,这是符合当时的有关规定的。
在检查过程中,监管部门发现红牛饮料生产企业在标签标识方面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已责令其限期改正。
面对当前的市场状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加快推动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法规政策的建设,开展保健食品市场的专项整顿行动。其目的是规范保健食品的标签标识,依法打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夸大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保健食品的质量安全。
那么,究竟什么是保健食品呢?保健食品是指那些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这些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但并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它们也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