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趴银行”20年损失1.3万亿

健康快乐 2025-04-11 18:56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养老金投资的沉寂与呼唤:一场未竟的体制改革之旅

三年前,国内掀起了一场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热烈讨论,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全民参与、热议纷纷。时光荏苒,三年后的今天,投资方案似乎仍处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绝大多数养老金依然静静地躺在银行的账户里“睡大觉”。

想象一下,与民众息息相关的养老金,在工资不断增长的却趴在银行账户上原地踏步,这二十年来的损失竟然高达1.3万亿元,真是触目惊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社会保险基金虽然累计资产达4.77万亿元,占当年GDP的8.3%,但投资运营的多元化、市场化之路尚未建立。大部分资金只是作为财政专户存款在银行“躺平”。

比较其他投资指标,养老金的投资收益率显得相形见绌。相较于企业年金基金和社保理事会的投资收益率,养老金的投资表现显得逊色不少。更令人担忧的是,其收益率远远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这意味着养老金在贬值,民众的实际福利在悄悄流失。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测算出的数据更加令人震惊。过去二十年,以不同的收益率为基准,养老金的潜在损失高达数千亿甚至上万亿。尽管《社会保险法》为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提供了法律保障,希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但实际操作中,改革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人社部最近的回应也表明,他们正在根据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整体工作进程,加紧制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办法。尽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体制在2011年的改革未能如愿以偿,但郑秉文表示,改革总比不改革好。他提到,“2011年改革”虽然初衷与结果有所出入,但其方向仍是值得肯定的。

养老金是百姓的“养命钱”,如何能让这笔钱更加活跃、实现增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我们期待着有关部门能够加快改革步伐,让养老金真正活跃起来,为百姓带来更多的福利保障。毕竟,改革虽难,但为的是广大民众的长远福祉。

上一篇:专家公布最养生的几种走路法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