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PD-L1肿瘤免疫治疗的原理是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信号通路,恢复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以下是具体机制和关键点:
1. PD-1/PD-L1的生理作用
PD-1:主要表达于激活的T细胞、B细胞表面,属于免疫抑制分子,作用是防止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导致自身免疫损伤。
PD-L1:是PD-1的配体,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但肿瘤细胞会高表达PD-L1,通过与T细胞上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性,实现免疫逃逸。
2. 免疫逃逸机制
肿瘤细胞通过高表达PD-L1,与T细胞的PD-1结合后:
抑制T细胞增殖和活化;
诱导T细胞分化为耗竭型(Tex)或调节型(Treg),丧失杀伤能力;
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使肿瘤逃避免疫监视。
3. PD-1/PD-L1抑制剂的作用
PD-1抑制剂(如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直接阻断PD-1,防止其与PD-L1结合。
PD-L1抑制剂(如阿替利珠单抗):靶向肿瘤细胞的PD-L1,阻断其与PD-1的相互作用。
两者均能解除T细胞抑制,恢复其对肿瘤的识别和杀伤功能。
4. 治疗效果与优势
广谱性:适用于多种实体瘤(如肺癌、黑色素瘤、膀胱癌等);
持久性:部分患者可产生长期缓解,甚至临床治愈;
联合潜力:常与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或其他免疫疗法(如CTLA-4抑制剂)联用,增强疗效。
5. 局限性
响应率差异:仅约25%的实体瘤患者对单药治疗有效,疗效与PD-L1表达水平、肿瘤突变负荷(TMB)等因素相关;
副作用:可能引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肺炎、肠炎、甲状腺功能紊乱等)。
6. 前沿进展
联合诱变策略:如替莫唑胺+顺铂诱导错配修复缺陷(MMRd)表型,增强肿瘤对PD-1抑制剂的敏感性;
生物标志物:CHI3L1等分子可能预测免疫治疗响应。
PD-1/PD-L1免疫治疗通过“解除刹车”激活T细胞,是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但需进一步优化患者筛选和联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