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纤维瘤(或胸腺瘤)的手术流程会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分期以及是否侵犯周围组织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以下是常见的手术流程及相关信息:
1. 手术方式选择
微创手术:适用于肿瘤较小(如3-4cm以下)且无外侵的情况,主要包括两种入路:
经胸入路:在胸壁打2-3cm的操作孔,通过胸腔镜器械切除肿瘤及周围胸腺组织和脂肪组织。适用于肿瘤偏向一侧的病例。
剑突下入路:从胸骨下端剑突位置开3-4cm切口,器械从正中进入,可同时清扫双侧纵隔脂肪,适用于肿瘤位于正中或双侧的情况。
开放式手术:适用于肿瘤较大、侵犯大血管(如腔静脉、无名静脉)或周围脏器的情况,需联合脏器切除或血管置换。
2. 手术步骤
术前评估:包括影像学检查(如CT)、病理分期(Masaoka-Koga分期)及评估。若合并重症肌无力,需先控制症状再手术。
方式:通常采用全身,通过单腔气管插管维持通气,无需双腔插管。
肿瘤切除:
微创手术中,通过腔镜器械分离肿瘤及周围胸腺组织,清扫范围包括两侧膈神经之间的脂肪和胸腺上极。
开放式手术需劈开胸骨或联合其他脏器切除,术中需注意保护大血管。
术后处理:止血、缝合切口,必要时放置引流管。
3. 术后注意事项
恢复时间: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较快;开放式手术需更长时间康复。
并发症管理:监测出血、感染及重症肌无力症状(如术后肌无力危象)。
4. 手术技术进展
剑突下入路优势:近年推广的剑突下手术可减少胸骨损伤,提供更广泛的清扫范围,尤其适合双侧肿瘤。
胸腔镜技术:已成为胸腺瘤手术的首选,但需根据肿瘤性质灵活选择入路。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手术视频或细节,可参考相关专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