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控局:“五一”假期人员流动造成规模性
人民网北京报道,今天是XXXX年X月XX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疫情防控工作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记者孙红丽在现场进行了报道。
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针对即将到来的假期发表了一系列意见。他指出,“五一”假期,随着人们的出行意愿增加,大规模流动可能会带来疫情传播的风险。目前出现大规模疫情传播的可能性仍然较小。对此,各地需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满足人们的正常出行需求,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对于即将到来的假期,贺青华为公众提出了两点建议。在出行或旅途中,公众应加强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发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感冒症状,应立即进行核酸检测和自我抗原检测,避免带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公众应密切关注目的地的疫情形势,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护准备,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贺青华还详细介绍了为了保障“五一”期间的群众健康,各地应采取的六个关键措施。密切关注国际疫情动态,加强境外输入新冠病毒变异株的监测和风险研判,严防境外疫情和新型变异株对我国本土造成影响。交通运输部门和单位要做好疫情防控和运输保障工作,引导乘客有序进站进场。第三,加强室内场所的通风换气,增加公共用品和设施的消毒频次,保障员工的健康。第四,学校、养老机构等重点机构应加强感冒症状人员的诊疗和检测,防止聚集性疫情的发生。第五,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要加强新冠及其他春夏季重点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各地假日期间应启动24小时疫情防控指挥值班体系,确保疫情发生后能够及时处置。
贺青华强调,各地各部门在落实“乙类乙管”后的防控措施时,既要避免放松警惕,也要防止防控工作过度加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还要注重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因工作不细、管理不善引发的安全事故等次生问题。他呼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在“五一”假期期间科学精准地执行防控措施,确保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这次发布会为公众提供了关于“五一”假期疫情防控的详细信息和建议,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疫情风险,确保假期的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