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胃癌 >>

中医解读肿瘤 中医讲肿瘤

胃癌 2025-08-09 08:14胃癌治疗www.zhongliuw.cn

中医对肿瘤的认识源远流长,其理论体系从整体观念出发,将肿瘤视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强调内外因综合作用及人体正气与邪气的平衡关系。以下是中医对肿瘤的核心解读:

一、病因病机

1. 正气不足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虚弱(如免疫力下降、年老体弱)是肿瘤发生的内在基础,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

2. 外邪侵袭

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侵入人体,阻滞气血运行,形成气滞血瘀或痰湿毒聚,积久成瘤。

3. 情志内伤

长期抑郁、焦虑等情绪可致肝气郁结,引发气血紊乱,如《黄帝内经》指出“暴怒伤阴,暴喜伤阳”,七情过度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4. 饮食劳倦

过食肥甘厚味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痰湿内生,久而化热成毒,积聚为肿瘤。

二、病理特点

  • 本虚标实:肿瘤多表现为全身属虚(正气不足)、局部属实(气滞、血瘀、痰浊等邪实)。
  • 病理产物:包括气滞、血瘀、痰湿、热毒等,相互胶结形成肿块。
  • 分类:中医古籍将肿瘤归为“积”“聚”“瘤”“岩”等,如体表恶性肿瘤称为“岩”,因其坚硬如石。
  • 三、治疗原则

    1. 扶正祛邪

  • 扶正:补益气血、调理脏腑(如黄芪、党参等),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 祛邪:活血化瘀(如丹参)、化痰散结(如半夏)、清热解毒(如白花蛇舌草)以消瘤。
  • 2. 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体质和证型(如肝郁脾虚、痰瘀互结)个性化用药。

    3. 阶段干预

  • 预防期:调节体质,如练习太极拳、针灸提高防癌能力。
  • 治疗期:术后用益气养血中药促进康复,放化疗期间减轻副作用。
  • 康复期:结合食疗(如山药粥)、导引术(如八段锦)防复发。
  • 四、中西医对比

  • 理念差异:中医强调整体调理和带瘤生存,西医侧重局部病灶清除。
  • 协同作用:如靶向药联合中药可增效减毒,延长生存期。
  • 五、典型案例

  • 乳腺癌术后:通过膏方滋阴养血(含鳖甲胶、灵芝等),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晚期肺癌:中药复方配合针灸缓解症状,稳定瘤体。
  • 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在于调节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规范治疗。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