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胃癌 >>

肝管恶性肿瘤靶向药(肝管恶性肿瘤靶向药有哪些)

胃癌 2025-08-05 16:43胃癌治疗www.zhongliuw.cn

肝管恶性肿瘤(包括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的靶向药物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以下是基于指南和临床研究的分类

一、肝内胆管癌靶向药物

1. FGFR抑制剂

  • 佩米替尼:首个获批用于FGFR2基因融合/重排患者的靶向药,客观缓解率(ORR)达3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7个月。
  • 英菲格拉替尼:选择性抑制FGFR1-3,适用于FGFR2变异的晚期患者,与佩米替尼同为二线治疗选择。
  • 2. IDH1抑制剂

  • 艾伏尼布(未明确提及但相关):针对IDH1突变患者,通过阻断代谢异常抑制肿瘤生长,需基因检测确认靶点。
  • 3. 多靶点激酶抑制剂

  • 索拉非尼:通过抑制VEGFR/PDGFR等靶点抗血管生成,但疗效有限,需个体化评估。
  • 瑞戈非尼:作为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用于进展期患者,尤其对索拉非尼耐药后。
  • 二、肝外胆管癌靶向药物

    1. 靶向联合免疫治疗

  • 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2025年ESMO指南推荐用于晚期一线治疗,显著延长生存期(mOS 22.1个月)。
  • 度伐利尤单抗+替西木单抗(“组合”):一线方案,3年生存率较索拉非尼提高50%。
  • 2. 其他靶向药物

  • 仑伐替尼:抗血管生成作用强,尤其适合乙肝相关肝癌患者,PFS达8.9个月。
  • 阿帕替尼单药:获批用于二线治疗,通过抑制VEGFR-2阻断肿瘤血供。
  • 三、用药注意事项

    1. 基因检测必要性:FGFR2融合、IDH1突变等靶点需通过检测确认,避免盲目用药。

    2. 副作用管理:常见手足综合征、高血压等,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常规。

    3. 指南推荐优先级:优先选择含免疫联合的方案(如“双艾”组合),后线考虑单药靶向。

    以上药物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并结合患者具体分型、基因特征及既往治疗史选择。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