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里食少、自然睡少 药王孙思邈的养生四少诀
孙思邈的养生四少诀: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领略药王的养生之道
随着岁月的流转,我国传统养生学的魅力愈发显现。本期,《生命时报》带您走进古人的智慧殿堂,药王孙思邈的养生秘诀。让我们一同跟随这位杰出的医学家和养生学家,学习他的养生之道。
孙思邈不仅是唐代的医学名家,更被誉为“药王”,其著作《千金要方》是后世医学的宝贵遗产。除了治病救人,孙思邈的养生理念也影响深远。他提出的“善养性”、“治未病”、“消未患”等理念,都蕴含了丰富的养生智慧。而他寿命高达101岁,更是证明了其养生之道的实用性。
孙思邈在《孙思邈方书》中分享了他的养生秘诀:“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这寥寥数字,为我们揭示了最简单却也最实用的养生方法。
一、少说话,保护肺气。在现代社会,沟通无处不在,但过度言谈会损伤肺气。适当减少说话,放慢语速,有助于收敛肺气,为身体节能。
二、少思虑,避免气机郁结。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让人背负重压。过度思虑容易导致气机郁结。顺应自然,不纠结于小事,以乐观心态面对问题,是避免思虑过度的良方。
三、少吃点,减轻身体负担。物质生活的改善让人们吃得越来越好,但过度饮食会导致心气不足,增加肠胃负担。孙思邈提倡“量腹节所受”,现代营养学也证实七分饱有助养生。细嚼慢咽,在“似饱非饱”时放下筷子,是实践这一理念的好方法。
四、少赖床,保持气血畅通。许多上班族喜欢睡懒觉或因为压力夜不能寐。孙思邈认为,睡眠要调整阴阳平衡,过多或过少的睡眠对身体都不好。他提倡“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保持规律的作息,适当运动,有助于气血运行畅通。
这些养生理念不仅体现了孙思邈的智慧,也是我们今天可以借鉴的宝贵财富。学习古人的智慧,将这些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我们也能走向健康长寿的道路。让我们一同践行这四少诀,为自己的身心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吧!
注:由糖尿病网小编从人民网整理而来,分享给大家以学习交流为目的,如有转载需求,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