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症状
1. 疼痛
良性肿瘤:早期多为无痛性肿块,若压迫周围组织或发生病理性骨折时可能出现疼痛。
恶性肿瘤:疼痛呈进行性加重,特点是静息痛(休息时疼痛更明显)、夜间痛,且止痛药效果差。部分患者早期表现为间歇性隐痛,逐渐发展为持续性钝痛。
2. 肿块
良性肿块通常生长缓慢,表面光滑、质地硬,多位于骨端(如膝关节附近);恶性肿块生长迅速,边界不清,可能伴局部皮温升高、血管怒张或皮肤红肿。
若肿块从无痛转为疼痛,需警惕恶变可能。
3. 病理性骨折
因肿瘤破坏骨质导致骨骼脆弱,轻微外力(如翻身、行走)即可引发骨折,常见于恶性或晚期良性肿瘤。
二、其他典型表现
功能障碍:肿瘤压迫关节或神经时,可导致活动受限、肢体麻木甚至截瘫(脊柱肿瘤)。
全身症状:恶性骨肿瘤晚期可能出现贫血、消瘦、乏力等恶液质表现。
特殊人群提示:青少年若出现生长痛伴随身高突增(年增长超10厘米)或夜间腿痛,需排查肿瘤可能。
三、影像学特征
良性肿瘤:X线显示边界清晰、膨胀性生长,无软组织肿块或骨膜反应。
恶性肿瘤:骨质破坏呈溶骨性或成骨性,边界模糊,可见放射状骨膜反应(如Codman三角)及软组织浸润。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完善影像学检查(如X线、MRI)及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