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二三流整容医生来中国“走穴”练手
聚焦沈阳:异国“金牌医生”背后的美丽风险
近日,一系列关于异国医生在沈阳从事美容手术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些号称来自韩国的“金牌医生”,在未经我国卫生机构注册的情况下,却在沈阳的一些酒店、写字楼为追求美丽的消费者进行整形手术。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女大学生小琴的经历就是一个警示。花费8000元进行整容手术,结果嘴部变形,面对同学和家长的压力,她陷入了深深的困境。还有一位女子花费巨额费用进行整容手术,却因为手术失误导致左右脸颊不对称,甚至以跳楼相逼整形医院进行赔偿。比起这些遭遇严重的后果的人们,许多其他的消费者则经历了更为隐蔽的痛苦和困扰。其中一位沈阳姑娘小张的经历更是让人痛心。她在一家整形机构接受了韩式双眼皮手术,期望能够变美,然而手术后的结果却是眼睛无法眨眼,生活陷入混乱。原来,手术过程中她的上睑提肌被割断,而整形机构早已人去楼空,无法追究责任。
据辽宁省美容美发协会会长程利国介绍,一些美容院的广告中宣传的所谓金牌韩国整形专家,实际上往往是二三流的医生。真正的金牌整形医生在韩国都非常稀缺,不可能频繁来到中国进行手术。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刚入行的年轻人为了练手愿意到中国来,但由于他们流动频繁且中介不固定,一旦发生事故,很难追究责任。
沈阳的情况尤为严峻。许多医院的店面招牌及网络广告上,都宣传有韩国医生坐诊。但实际上,沈阳仅有两名韩国整形医生取得了短期行医资质。一些整容机构利用消费者对韩国整形的盲目迷信,通过宣传吸引顾客,然后用没有医疗资质的美容院作为中介机构,组织韩国医生进行手术。这种“地下手术”带来的风险是巨大的,一旦整容失败,不仅韩国医生不见了踪影,作为中介的美容机构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每月都有大约20名韩国整形医生来到沈阳进行短期手术,但他们都未向沈阳市卫生机构进行登记。而沈阳市卫生局统计的数据显示,只有两名韩国医疗美容执业医师在沈阳市取得了短期行医资质。这意味着大部分所谓的韩国医生都是非法行医。《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外国医师必须注册并获取许可证才能在中国进行医疗活动。
而关于美容整形行业本身,除了常见的虚假宣传和无证经营问题,现在还出现了跨界经营的现象。一些表面上主打生活美容项目的机构,实际上却在悄悄进行着医疗整形项目。生活美容与医疗整形的界限被模糊,这让消费者在选择时倍感困惑。生活美容主要是通过物理疗法,比如按摩手法,达到美形美体的效果。但一旦涉及到动刀动针,那就已经属于医疗整形的范畴了。对此,消费者必须保持警惕,明确了解机构的资质。
沈阳地区的美容产品质量问题也令人担忧。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一些美容机构会选择从小化妆品批发公司甚至黑加工作坊购买美容产品。整容机构用劣质针剂冒充高品质产品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机构在手术前给顾客展示的是正品,但在手术台上却偷偷调包。几十元的针剂在这些美容店可以卖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
面对这样的情况,专家提醒消费者,进行美容整形手术前必须了解机构和医师的资质。选择医疗美容机构时,首先要查看其是否拥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这是从事医疗美容服务的基本标准。消费者也要确认医疗美容执业医生是否拥有三证《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以及《医疗美容主诊医生执业资格证》。对于外国医生,一定要查看其《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消费者应充分了解手术适应症、医疗风险等信息,并在手术前拍摄照片以便术后对比。
美容整形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问题也不容忽视。作为消费者,我们必须保持警惕,理性选择服务机构,确保自己的权益和安全。更多报道和精彩内容,请浏览等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