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劣迹前科累累 治霾可学习国际经验

生活知识 2025-04-17 18:42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前一段时间,“北京雾霾”意外地成为了中美关系的一个话题焦点。随着美国更换驻华大使,外界的目光聚焦于即将上任的鲍卡斯参议员身上。这位72岁的老人面临着多重挑战,从经贸关系到安全对话,再到亚太合作等等。似乎外界更为关心的是北京的空气质量状况对他身体健康的影响。路透社等媒体甚至担忧雾霾会对他的健康构成威胁,进而影响中美关系。

雾霾与烟尘曾是繁荣的象征,但如今却被称为“雾”和“毒霾”。中国正面临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而历史上,美国也曾遭受过类似的困境。例如,在1948年的多诺拉事件中,雾霾导致数十人死亡和数千人患病;洛杉矶和纽约也曾因空气污染事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自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空气污染控制法令诞生以来,美国已经努力抗击空气污染近200年。特别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尽管雾霾问题仍然存在,但全美已经避免了类似的悲剧重演。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报告显示,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美国经济总量翻了两倍,而空气污染却降低了70%。

目前,中美两国已经达成共识,环境保护可以成为双方合作的新增长点。我们无法预测鲍卡斯参议员如何应对北京的雾霾挑战,但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和教训来帮助中国应对这一难题。正如麦卡锡所说:“中国可以从美国乃至全世界积累的先进冶霾理念、智慧、技术和装备中汲取养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爬坡阶段,面临的挑战诸多。但在经济总量上已经超越当时的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中国拥有更大的治理力度。

中国在冶霾的技术条件上已经具备现代技术的优势和国际环境的有利支持。以美国的成熟时代为例,当时的技术条件曾使得某些环保法规的执行受到制约。然而在当前时代,技术的突飞猛进已经使得这样的挑战不再是难题。全球共识已经形成,各国都在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政治决心对于环境治理至关重要,中美两国的决心将会推动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强化法治的重要性打造中国版的“环境十年”。借鉴美国的经验通过制定和实施重要环境法律来推动环境治理是十分必要的。在多诺拉事件后美国开始从联邦层面采取法律措施并逐步制定了完善的空气立法值得中国借鉴学习。在环境保护的道路上,美国和中国的经历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曾经,两国的环境治理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美国的《清洁空气法》却为他们的环保之路指明了方向,成为了两国环保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回首过去,美国联邦在某些时刻被视为辅助角色,其执行力度有限,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空气污染的持续加重。当尼克松总统于1970年12月31日签署《清洁空气法》时,这一局面彻底被改变。此法打破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固有观念冲突,确立了联邦在空气污染治理中的主导地位,为各州提供了实施政策的框架,并建立了全美的空气质量标准。法律手段也得到了加强,包括罚款、禁令和刑罚等,有效地打击了违法者。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成立,使得污染治理工作更加专业、高效。这一法律的出台和实施,终结了联邦空气污染法律的混乱局面,成为美国空气走向清洁的重要拐点。

与此中国的环保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曾指出,我国大气的质量提高面临很多困难,解决这些困难需要依法管理环境。当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仍然严重。好消息是,中国正在修订其环保基本法《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新法将体现“环境优先”、“处罚责任人,按日计罚”等理念,显示了中国在环保问题上的决心和勇气。

中国正在讨论的大气环境标准、责任制及监督考核机制、总量控制等议案建议,与美国当年的《清洁空气法》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这些议案建议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在环保道路上正积极寻求创新和突破。我们期待着新法的出台能够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我国大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我们也相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一定可以战胜雾霾,保护好我们共有的蓝天白云。

上一篇:广州美发培训学校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