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诚信的缺失导致我国食品安全频发

生活知识 2025-04-15 23:28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北京近日举办了备受瞩目的中国质量安全与发展高端论坛。这一论坛是由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与对外经贸大学联合主办,吸引了众多业内精英和权威专家前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和未来。论坛中,产品质量安全与法制发展分论坛更是成为焦点中的焦点,与会专家们纷纷为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献言献策。

史际春教授,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他深刻指出:“解决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问题,要从长远看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但当前的关键是要让法律责任真正落实到位。”他强调,目前我国的刑法打击力度还有待加强,包括让刑法制裁真正起到震慑作用。他还提到我国刑法对食品安全犯罪的量刑需进一步细化,并且在一些地方还存在着罪与罪之间的界限不清晰的问题。为此,他建议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资源共享平台,以完善两者之间的衔接。他也强调应完善民事立法、行政立法,使得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相得益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李俊教授在谈到食品安全监督体系时表示:“我国目前主要依赖监管,但社会监督、消费者维权、行业自律等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他认为这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他建议构建多元化的食品安全外在监督体系并使之法制化。他还提到了维权、社会监督、行业自律与监管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同时他还强调应从制度上进行相应的规则设计和完善,比如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的苏号朋教授则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出现,与诚信的缺失有着莫大的关系。”他认为应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并发挥其在行政机关监管中的作用。他还强调了完善相应的法律依据以及注重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标准化、可操作性的重要性。同时李仕春教授也建议将诚信纳入食品安全规范中,并指出诚信机制的建立既要入法也要采取市场机制。他介绍到在西方国家包括美国道德入法已是常态,因此我们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和借鉴。

本次论坛的专家们都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改善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们普遍认为加大刑法打击力度、构建多元化食品安全监督体系以及注重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他们也强调了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实现食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大型食品企业,我们必须采取市场机制的声誉法来规范其行为。这些企业在市场上拥有较大影响力,通过立法强化诚信体系,让它们明白任何违背诚信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这样,我们才能有效杜绝那些缺乏诚信的企业,真正净化市场环境。这是李仕春对于建立诚信体系的明确建议。

面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复杂局面,多部门监管体制中存在着监管空白、职责不清、甚至相互推卸责任的问题。李仕春指出,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已经进行了调整,例如卫生部的部分监管职能已经转交给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但相关法律的修改并未跟上这一步伐。适时修改和完善食品安全法仍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法可依,有力推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食品安全领域,诚信是企业和监管部门必须坚守的底线。通过声誉法的实施,我们可以让那些忽视诚信的企业付出应有的代价。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监管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形成监管合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推进。

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加快食品安全法的修改和完善工作,加强监管力度,让食品安全真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呼吁广大食品企业自觉遵循法律法规,坚守诚信底线,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诚信、安全、和谐的食品市场环境。

上一篇:百元抗生素医生谋利30% 低价药难寻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