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执行中走样 急需建立监管体制
学生营养餐监管体制的迫切需求
见习记者胡雪报道
国家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已过去四个多月,这一计划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学生营养不足、发育迟缓等问题。利益的诱惑和监管的缺失使得一些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监管工作的不到位。针对这些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育系教授吴遵民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他的看法。
吴遵民教授强调,国家实施的这项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为了改善农村学生的营养状况、提高健康水平,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并促进教育公平。营养餐的质量至关重要,决不允许有任何掺假行为。
为了杜绝当前学生营养餐存在的问题,吴遵民教授认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力度。他提出,从营养餐补贴费用的发放、食品的采购到最终发放到学生手中,这一整套流程都需要一个严格的机制进行监督检查。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是最好的监督方式。
吴遵民教授指出,当前在这一计划中,资金如何发放、学校如何采购和支出等中间环节都缺乏信息公开和透明度,这导致了监管困难。他建议建立一个专门的支出渠道,配合合理的财务制度和审计部门的核查,让学生营养餐在阳光下运作,实行专款专用。媒体的监督力量也不应被忽视,可以在当地报纸公开款项应用的明细表,让老百姓有知情权。
吴遵民教授强调,地方主管部门要负起责任,对孩子们的营养投入更不能掺假。他提到,贫困地区的儿童营养跟不上会导致他们体力智力的落后。相关部门应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着想,充分认识到营养改善专项资金用在孩子身上的意义。
学生营养餐的监管体制急需建立。只有在严格的监管下,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吃上健康营养的食物,才能切实办好这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负起责任、加强监管、确保营养餐的质量,为孩子们的健康未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