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医院生命尽头护航人

健康快乐 2025-08-28 20:34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在肿瘤医院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医护人员,他们被称为"生命尽头护航人"。不同于传统医疗以治愈为目标,他们的使命是陪伴晚期癌症患者走过生命的最后旅程,减轻痛苦,维护尊严,让每一个生命都能优雅谢幕。这项工作需要极大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是对"医者仁心"最深刻的诠释。

宁养医护团队的使命与坚守

山西省肿瘤医院宁养院的医护团队是这类"生命尽头护航人"的典型代表。自2008年开始,这支团队已经坚持12年,累计关怀了4854位晚期癌症患者。他们的工作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帮助患者在病痛折磨中树立信心,在生命最后一公里有尊严地活着,有尊严地离开。

我所有的病人都是要死的。"一位宁养院医生坦言,"谈到死亡,是我们中国人很忌讳的事情。但这个工作却是让你陪着他慢慢面对死亡、接受死亡,甚至是走向死亡的过程。"最大的成就是帮助病人在短暂的生命里树立生活信心,虽然很难,但当看到病人因此发生改变时,医护人员感到无比欣慰。

安宁疗护的核心服务内容

安宁疗护(Hospice Care)是以生命终末期(一般指生存期61[21[92[20][21[13[3][19][<个月)患者和家属为中心,进行生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照护的专业服务。其核心内容包括:

. 症状控制:专注于缓解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医护人员会采用专业疼痛评估工具,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予药物治疗,帮助患者获得相对舒适的身体状态]。对于肺癌伴骨转移等疼痛剧烈的患者,团队会讨论采用局部放疗止痛或鞘内泵置入等方案]。

. 心理支持:晚期癌症患者常经历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和接受等情绪阶段。医护人员通过倾听、同理心沟通等方式,帮助患者应对恐惧、焦虑等复杂情绪]。一位护士分享:"妈妈到了弥留之际,可以跟她说一说儿时快乐的事情,让她心里感到愉悦。哪怕只是肌肤的抚摸,对患者也是一种无形的支撑。"]

. 家属关怀:医护人员会指导家属如何与患者沟通,鼓励他们表达爱与感激,减少遗憾。同时也会帮助家属面对即将到来的丧失,减轻他们的痛苦和悲伤。"让母亲安详、安静地走完最后历程,大家一定要节哀。"医护人员这样开导家属,"咱们全体人员都尽孝了。"3]

安宁疗护的多学科协作模式

现代安宁疗护强调多学科团队协作(MDT)模式。以杭州市肿瘤医院为例,其安宁疗护团队由医疗(中医与西医)、护理、心理、营养、康复、药剂、医务社工等专业人士组成,通过不同学科的优势互补,为患者提供疼痛控制、症状缓解、营养代谢改善等多方面服务。

江西省肿瘤医院的案例显示,这种团队协作在危急时刻尤为关键。一位10岁小患者突然昏迷抽搐时,护士迅速连接心电监护、给予吸氧,医生立即判断窒息风险并采取措施,团队默契配合将孩子从生死边缘拉回。尽管最终未能挽回生命,但医护人员的专业与温情为家属筑起了心理防线。

生命末期的"六陪"关怀法

在实践中,安宁疗护专家总结出了生命末期的"六陪"关怀法,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陪伴:

1. 陪聊:与患者交流,回顾一生高光时刻。如果只有陪护者和患者在场,一场发自内心的交流效果更佳。

2. 陪动:对卧床患者每两小时翻身拍背,减轻痛苦并预防坠积性肺炎。

3. 陪吃:悄悄给厌食患者喂食水果或蛋羹等,增加进食量。

4. 陪读:为焦虑患者朗读《西藏生死书》等内容,转移注意力。

5. 陪感受:关注病情变化,及时与医护沟通,记录重要指标。

6. 陪处境:保持患者清洁,布置温馨环境,摆放有意义的照片。

我国安宁疗护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虽然我国安宁疗护事业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1. 服务供给不足: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9.2万个,但设有安宁疗护科的仅0余家,且大部分在城市,基层服务严重不足。即使是做得较好的湖南省肿瘤医院,其22张安宁疗护床位也常常"一床难求"。

2. 专业人才短缺:基层安宁疗护专业人员的数量和技能都严重不足,难以提供高质量服务。一位护士坦言:"当护士难,当好护士更难,因为有上不完的夜班,不是在考试就是在培训学习,还有病人家属的不理解。

3. 政策支持待加强:国家虽出台多项鼓励政策,但缺乏落实细则。许多基层医疗机构对安宁疗护积极性不高,因为"它要占人、要占地方,但目前能给予的补贴与开展安宁疗护的实际成本相差较大"。

生命教育的深刻意义

安宁疗护不仅是对患者的服务,更是一种生命教育。在这个过程中:

  • 患者得以坦然接受命运,完成未了心愿。医护人员鼓励患者写下或录下心中的期盼,明确告知将全力助其实现。令人惊讶的是,当患者能坦诚表达心愿后,内心的不安与焦虑往往会极大缓解。
  • 家属学会面对丧失,理解爱与离别的真谛。医护人员会请家属承诺:"在他离世后,家人之间将彼此扶持。"这种引导帮助家庭系统度过哀伤期。
  • 医护人员深化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正如一位志愿者所说:"死亡带给每个生命巨大苦难,但我们内心美好善良的情感能够化解患者心中的苦难。这份力量带给患者的不光是慰藉,更是生死面前的坚强。"
  • 北京市2025年4月实施的《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服务规范》地方标准,为服务质量和流程提供了更明确的标准,标志着我国安宁疗护正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随着老龄化加速,这一关乎生命尊严的事业必将得到更多重视与发展。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