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胆是什么能入药吗
牛黄或水牛的胆囊和胆汁,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珍贵的药材。它们在宰牛场被精心收集,采集后会被挂起阴干或者用容器密封冷藏。为了保证药效,有时会采用加热干燥的方式处理。
这两种牛科动物的形态特征各异。黄牛体格强壮,毛色主要为黄色,生长速度快,性格温驯。其胆囊呈长圆形或椭圆形囊状,新鲜胆汁为绿褐色微透明液体,略带粘性。水牛的角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其胆汁除水分外,还包含胆酸钠盐、胆色素等化学成分。
牛黄胆汁的药理作用广泛。注射胆酸钠能对呼吸中枢产生明显影响,具有中枢性镇咳作用。胆酸钠还能扩张支气管,对心脏也有抑制作用。猪胆汁酸钠在体外实验中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向终末方向分化。本品对常见的呼吸道细菌也有抑制作用。
牛黄胆汁味苦性寒,主要归于肝、胆、肺经。具有清肝明目、利胆通肠、解毒消肿等功效。适用于风热目疾、心腹热渴、黄疸、咳嗽痰多等症状。其用法用量为内服研末或入丸剂,外用适量取汁调涂或点眼。但脾胃虚寒及非风热引起的目病者需慎用。
除此之外,牛黄胆汁还有许多其他的实用价值和附方。例如,镇肝明目方和牛胆散等方剂,具有明目清心、乌须发、补养下元等功效。而治谷疸方则能用于治疗因大饥后大食引起的谷疸症状。
【解读】各家论述关于药物的独特价值。
1.《别录》记载,乌牛胆能清除心腹热,消解口渴,疏通肠道,对于口焦燥有独特疗效。其功效在益目睛方面尤为神奇,通过酿制槐子与乌牛胆一同服用,更能体验到它的神奇效果。
2.《药性论》中,青牛胆被赞誉为治疗消渴,通利大小肠的良药。
3.《日用本草》提到,此药对于小儿惊风痰热有良好疗效,仿佛是小孩子们的守护神。
4.《本草纲目》记载,此药能除黄病、杀虫、治疗痈肿,为众多疾病带来一线生机。
而在现代,《现代实用中药》将其列为健胃整肠、苦补苦泻剂,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大便慢性秘结以及肝胆性黄疸等疾病。牛胆的苦味和大寒之性,使其成为治疗肝胆病性黄疸的良药。对于胃部膨满的患者,它也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本草经疏》进一步了牛胆的药性,其味苦,气大寒,无毒。根据经典理论“寒以胜热,苦以泄结”,牛胆能够主治心腹热、口渴、口焦燥等症状。肝开窍于目,肝热则目睛不明,牛胆入肝泄热,对于益目精有独特效果。现在,人们还常用南星末与牛胆酿制,阴干后治疗惊风,取其苦寒之性制约南星的燥性,从而更好地清除热邪。
这些药用价值使得牛胆成为中医药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珍视。无论是古代经典论述还是现代实用应用,都证明了它的独特价值和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