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的人还是爱你的人 和谁在一起才会幸福呢
爱的:对幸福的追寻与内心的矛盾
在我们的生活中,「幸福」似乎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当我们谈及爱情,往往会将幸福与拥有的多少相联系,特别是在相亲等场合,这种计算似乎更为常见。在一段关系中的角色并非单向的,每个人在爱与被爱中的位置都有所不同,其计算方式也因人而异。
爱情中的完美结合并不总是能够实现,与所爱之人相伴到老也并非易事。这种现象在爱情中屡见不鲜,人们也因此学会了如何在其中找到最舒适的位置。对于每个人来说,「被爱」是一种基本需求,也是习惯。随着成长,我们逐渐明白,被爱并不总是能够随时满足,因为与之相伴的还有「爱人」的责任。
爱与被爱,如同月球的光明与阴暗面,共生共存。我们在某些时刻渴望展现自己的爱心,而在另一些时刻则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有时,我们隐藏起自己想要去爱的冲动,有时则将爱的需求压抑在心底。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爱情变得复杂而多元。
狄欧蒂玛在柏拉图对话录《会饮》中描述了爱的起源与特质。爱神是贫穷之神与富裕之神的孩子,兼具两者矛盾的特质。这就使得恋爱之人总是处于期望与失落、满足与痛苦之间摇摆不定。恋爱的过程就像是贫穷者向富裕者乞求的过程,内心充满了渴求与期待。
有些人会觉得喜欢上一个人就像是「输了」,这种心理状态并非实质上的不平等,但却让人难以接受。为了克服这种心理状态,我们需要理解并接受爱情是一种潜能性的需求。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就会产生匮乏感;而当需求得到满足时,则会感到幸福。当曾经填满的部份被割裂时,会带来痛苦。为了逃避这种痛苦,人们常常会选择压抑自己的需求。但真正的健康的爱与被爱应该是一致的,是一种真诚的自我表达与共享。
不健康的爱与被爱也具有一致性,表现为一种不愿意开放自己的状态。他们害怕失去自我,害怕面对爱情的考验。这种恐惧使得人们在面对爱情时变得胆怯和退缩。健康的爱情应该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的,是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考验时共同面对和克服的过程。
幸福,就是在爱中不感到恐惧。无论你是主动还是被动的一方,如果你感到恐惧,那就应该好好审视这段感情是否值得继续。因为真正的幸福是建立在健康的爱与被爱的基础上的,是面对爱情时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并愿意为对方付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