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污染致“癌症村”频现 一年病死两千人

健康快乐 2025-04-18 21:41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水是生命的摇篮,滋养万物生长,拥有洗涤一切污浊的神奇力量。当水被污染后,它便化身为致命的利刃,而这把利刃的制造者,正是我们人类自身。

在淮河这个曾经的清澈河流中,污染的阴影笼罩了这片土地。近些年来,淮河的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导致周边地区癌症病例激增。沈丘县仅仅一年的时间,就有两千人因癌症离世,死亡的坟墓在庄稼地里如同肿瘤一般,不断增多。

《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肿瘤死亡图集》数字版的出版,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癌症高发与水污染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一结论是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团队长期研究的结果。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淮河流域的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出现了许多“癌症村”,这些村庄的出现,让人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

回想起过去,在追求GDP的日子里,淮河及其支流被大小工厂污染,村民们的水井越打越深,但依然难以逃脱死亡的命运。污染和癌症高发的严峻形势引起了国家的重视,沿淮河流域的工厂得到了整治,目前水质已有所改善。

专家指出,尽管水质已经得到改善,但癌症发病率的正常回归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我们也应该更加重视对水环境的治理,以降低污染对人体健康的风险。

沙颍河是淮河的一条支流,它在安徽省颍上县新集镇北部绕了个弯儿,形成了一片肥沃的小沙洲。沙洲南岸的下湾村,原本宁静的村落却因癌症的肆虐而陷入悲痛之中。

2013年的麦收时节,麦浪滚滚,而在这片土地上却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土包,如同肿瘤一般穿插在平整的土地上。走近一看,那是坟茔。东队队长刘永凯指着这些坟墓,诉说着一个个悲惨的故事。

刘永凯今年69岁,当了40多年的农村赤脚医生。他见证了太多癌症病人的痛苦和死亡。他说,村民平时很少去医院体检,一旦身体有了毛病,往往已经是癌症晚期。每年,他都要去火葬场多次。这个不足千人的村落里,近两百名村民被检查出各种癌症,陆续离世。目前三分之一的村民患有肝炎。

沙颍河的河水也变得越来越黑臭,小镇居民无法再像过去那样直接饮用河水。河堤上高耸的杨树见证了这一切的变化。坐在盛小麦的布袋上休息的刘永凯和村民苑洪亮注视着墨绿色的河水,回忆着沙颍河曾经的清澈与生机。苑洪亮曾是沙颍河上的一名老纤夫,以河维生了一辈子。但现在这条河流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他们呼吁人们重视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保护。因为这不仅关乎我们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关乎整个生态的平衡和未来生命的延续和幸福。“变质的河流呼唤拯救变质的生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保护贡献一份力量让生命之水源远流长!在那个时代,商船仍然依靠古老的帆船航行,而船主则会雇佣一些贫穷的纤夫来拉船。苑洪亮,一个出身贫寒的人,从十五岁起就踏上了这条纤夫之路。

在新集的附近,商船常常停泊,周围的村民便抓住商机,摆摊售卖茶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逐渐发展成了一个新的集镇。沙颍河,这条曾经养育了新集镇人的母亲河,为他们提供了生活的口粮田。

小镇的饮用水完全依赖于沙颍河的河水。苑洪亮还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用木桶从河中取水饮用。富裕的家庭甚至会用小船到河心去取水。

当苑洪亮沉浸在回忆的温馨之中时,一阵风吹过河堤,带来了一股腥臭的味道。他解释说,这是上游来的坏水散发出的味道,而且已经持续了好几天。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地方对经济效益的重视,沙颍河两岸出现了许多工厂,如制革厂、造纸厂、玻璃厂和化肥厂。大量的污水直接排入河中,给沙颍河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当时,全国都以经济发展为重点,对环保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颍上县环保局的纪检组长江明(化名)也证实了这一点。在1982年,新成立的环保局仍是建设部的下属机构,而在地方区县,甚至还没有专门的环保部门。

在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的近20年间,曾经清澈的沙颍河变成了黑臭的水域。新集镇的居民们不得不打深井来获取饮用水。沙颍河这条流经豫皖两地的河流,只是淮河流域众多支流中的一条。除了沙颍河,奎濉河、涡河等其他区域也同样遭受了污水的侵袭。

在沙颍河的上游,河南沈丘县石槽乡孙营村的李志军曾亲眼看到,黑臭的水质甚至熏死了两岸的草木。而这些劣五类黑臭水,在短短半个月内就会流到下游的村庄。沙颍河的变迁,不仅改变了新集镇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了他们的生存环境。

上一篇: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课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