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种植黄金大米的为何是孟加拉国
黄金大米这场近20年的转基因食品争议即将迎来终结。据《科学》杂志报道,孟加拉国正蓄势待发,有望成为全球首个种植黄金大米的国家。目前,该国生物安全核心委员会正在严谨评估环境风险,若一切顺利,黄金大米将于2021年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那么,黄金大米究竟是何方神圣?“黄金大米”的命名并非空穴来风,其得名源于其胚乳富含β-胡萝卜素,呈现出璀璨的金黄色。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陈浩向我们揭示了黄金大米的诞生之谜。
黄金大米最早由瑞士科学家英戈波特里库斯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拜尔联手研发。最早关于黄金大米培育的报道于2000年登上《科学》杂志,那时科学家们将两个合成β-胡萝卜素所需的外源基因水仙花来源的八氢番茄红素合酶和细菌来源的胡萝卜素脱氢酶转入普通大米中,诞生了第一代黄金大米。
陈浩进一步介绍,黄金大米在2005年进行了改良,替换了原先的水仙花来源的八氢番茄红素合酶为玉米来源的八氢番茄红素合酶,使得黄金大米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大幅提升,高达20多倍,被称为第二代黄金大米。
关于黄金大米的争议也持续了近20年。最初,绿色和平等反转组织对第一代黄金大米的β-胡萝卜素含量提出质疑,认为其无法为人体提供足够的维生素A。而随着第二代黄金大米的问世,这一质疑已基本消解。之后,又有人提出转基因技术是否必要的疑问,有人主张通过向贫困人群分发维生素A胶囊或让农民种植富含β-胡萝卜素的水果来补充维生素A,但这些都存在成本高昂、改变农民种植习惯等问题。对此,支持黄金大米的人认为黄金大米是最经济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于转基因安全性的争议也持续不断。但只要涉及转基因,总会有人持反对意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8年5月24日宣布,经过基因改造的黄金大米可以安全食用。这意味着黄金大米可以在美国上市销售。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等多个国家都表达了对黄金大米的支持。
至于为何孟加拉国会成为第一个种植黄金大米的国家,陈浩给出了答案。孟加拉国是一个以水稻为主食的发展中国家,维生素A缺乏症高发。黄金大米中的β-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有效缓解维生素A缺乏症。孟加拉国对黄金大米有着客观的需求。
可以说,黄金大米不仅是一种转基因食品,更是对全球贫困人群健康问题的有力回应。我们期待着它的问世,为那些缺乏维生素A的人们带来希望之光。林拥军向科技日报记者透露,黄金大米被誉为“最人道的科技产品”,因为它直接造福于贫困人群。陈浩进一步解释道,黄金大米经过美国先正达公司的改良,并在菲律宾的国际水稻所进行后续的育种工作。孟加拉国等国的参与评价,显示出黄金大米在多个国家的广泛应用和积极反响。其中,黄金大米的一个转育品种在孟加拉国的产量表现尤为出色,诸多因素叠加使得孟加拉国可能成为最早种植黄金大米的国家。
孟加拉国对转基因作物的态度持开放态度,该国自2003年开始种植抗虫转基因茄子。陈浩指出,黄金大米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紧密相关。在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决策是由农业农村部决定的。在考虑种植哪些转基因作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种植的迫切性、社会影响力和稳定性、技术的成熟程度以及种子安全等。
陈浩详细介绍了我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流程,包括试验、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以及安全证书申请等流程。这些流程顺利完成后,预计需要8至10年的时间。他也介绍了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安全问题由农业农村部监管的方式和内容,包括田间试验和违法种植的监管以及长期生态风险的监控。
对于转基因作物的未来发展,我们需要认识到其潜力和风险并存的特点。虽然转基因技术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性,但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仍需谨慎行事,确保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对于普通公众来说,了解转基因作物的相关知识,理性看待其利弊,也是非常重要的。期待未来在科技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转基因作物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