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协会PK绿色和平组织 茶叶农残是人为造成?

健康快乐 2025-04-17 19:08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与绿色和平组织的茶叶农残争议风云再起

周日晚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向记者透露,周一上午将与绿色和平组织展开首次闭门会议,就近期茶叶农残问题展开深入沟通。据悉,协会委托的农残专家安全评估报告已初步完成。绿色和平组织茶叶农残项目负责人也预告,新一期茶叶农残抽检报告将于周二发布,届时可能引发新一轮激烈的讨论。

讨论的焦点之一在于报告的科学严谨性。自事件爆发以来,吴锡端表示,协会一直在与绿色和平积极沟通,希望对方能够正视报告中可能存在的不严谨之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茶学专家陈宗懋更是直接指出,这份报告在数据对比国家颁布的标准方面存在不足。他认为,某些数据未能达到国家行业标准,这被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突出强调,但实际上这些数值远低于国家标准的七分之一。据知情人士透露,绿色和平方面似乎已有“认错”的意向。

绿色和平组织相关负责人余冲直接否定了“认错”的说法,并回应称他们只是对报告的严谨和真实性负责。绿色和平组织茶叶农残项目负责人王靖表示,他们关注的是如何正视并解决违规使用农药的问题,而不是国标如何制定。对于选择性公布的问题,吴锡端指出绿色和平并未完全真实地公布所有抽检信息,而是刻意选择了不符合欧盟标准的产品进行公布。对此,王靖坚决否认并表示已经公布了第一阶段市场抽查的全部真实结果。

PK的第三个焦点是是否存在违规使用农药的问题。吴锡端表示,从协会掌握的情况来看,茶叶中的农残并非企业人为违规使用农药造成。我国现行国家标准与食品法典委员会给出的过渡期相符。绿色和平组织的观点是,从市场抽检的结果来看,人为使用农药的可能性较大。王靖还表示,他们深入走访了茶叶产地的农户、商贩等了解情况,已经掌握了大量可靠的一手证据。

第四个焦点则是国标是否存在漏洞。绿色和平组织指出,许多农药残留物质尚未被纳入国标限制范围。对此,王靖表示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吴锡端回应称,中国的国标与食品法典委员会并轨,不存在标准过低的问题。同时他还指出,中国与欧盟在标准问题上存在利益的博弈。

这场关于茶叶农残的争议不仅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也促使行业内外的人士开始审视现行的标准和检测方式。期待通过此次闭门会议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为茶叶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关于农残检测的新焦点:脂溶性残留物是否值得关注?

近日,吴锡端,来自某权威协会的代表透露,该协会已委托相关农残专家完成了安全评估报告的初步编制。这份报告还需要与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然后才会公布。其中的一大讨论焦点便是:脂溶性残留物的检测是否必要?

在茶叶流通协会的反方阵营中,吴锡端指出,无论是国标还是国际通行的茶叶农残标准,都重点关注水溶性农药成分。这是因为茶叶的主要食用方式是泡水饮用,水溶性残留物的危害显而易见,因此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测把关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脂溶性残留物的检测,吴锡端表示担忧。他解释说,目前已知的农药品种众多,如果一一进行检测,不仅会消耗大量时间,而且成本高昂,缺乏科学依据。茶叶在泡水饮用的过程中,与脂类接触的机会有限,脂溶性残留物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尚未被纳入强制性的常规检测项目。

对此,绿色和平组织的王靖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虽然水溶性残留物的危害显而易见,但忽视脂溶性残留物的潜在风险是不明智的。任何可能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都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在茶叶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中,都有可能产生与脂溶性残留物的反应,产生潜在风险。

同样,茶友刘先生也提出了质疑。他观察到许多人都有在用餐时喝茶的习惯,这意味着人们会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脂肪类食物。这会不会与茶叶中的脂溶性残留物发生反应,产生出可能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呢?

这个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究竟脂溶性残留物是否需要检测?在保障公众健康的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全面地考虑所有潜在的风险?这一切都需要专家、学者和公众的共同和深入研究。(记者 周照)

上一篇:夏天腹泻高发 多由冰箱细菌引起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