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爆发大规模流感 医生累到晕倒在岗位上
今年的广州流感疫情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医院里患者众多,医生们忙得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甚至有些医生因为过度劳累而晕倒。
今年广州的流感病例以病毒感染为主,患儿病情呈现出高热、病程长、并发症多的特点,这让儿科医生和家长们格外警惕。广州市医学会新生儿科分会主委崔其亮指出,今年的流感病程反复,治疗周期往往超过一周,一些孩子因为个人体质差异,病情容易恶化,甚至演变成肺炎等严重病症。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和医生都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广州市疾控中心主任王鸣表示,今年流感病例增多与去冬今春的流感疫苗接种率偏低有很大关系。广州市民的疫苗接种率只有3%-4%,这对于预防疾病非常不利。现在的流感疫苗已经覆盖了目前流行的A、B、C三大类流感病毒的主要亚型毒株,对预防流感有明显效果。虽然已经进入广州地区的流感高发季,但高峰预计在5月至7月达到峰值,现在进行流感疫苗接种仍然来得及。
一线医生们正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在流感疫情下,大医院门急诊病人数量爆棚,医生们呼吁患者尽量前往社区医院就诊。一些社区卫生中心也出现了病人过多的情况,医生需要加班应对。在市中心的一些医院,医生们更是忙得连轴转,甚至有的累得哭了、病倒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公共卫生问题,提高市民的疫苗接种意识。我们也要理解医生的工作压力和付出,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在流感高发季节,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选择前往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就诊,以减轻大医院的压力。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抗击流感疫情。近日,在繁忙的都市街头和安静的社区小巷间,一股名为流感的疾病悄无声息地蔓延开来。随着人们对这一健康威胁的关注逐渐增加,我们了解到的情况也大相径庭。在这场“战役”中,有些社区卫生中心门前人声鼎沸,医护人员忙碌得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而另一些地方则显得相对冷清,医生和护士们有足够的时间享受一杯咖啡的悠闲时光。
昨日下午,记者深入广州市的几个社区进行实地探访。在荔湾区的龙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场面犹如一场忙碌的交响乐,走廊里充斥着候诊人群的喧闹声。据该中心的穆小姐介绍,近一个月来,每日前来就医的人数激增,比此前增加了三到四成。医生们的工作时间被延长了数个小时,他们加班到傍晚七八点才下班。这种情况在其他几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有出现。天河区的石牌街暨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显得相对宁静,病人数量不多,医生和护士们能够准时下班。
面对这样的现象差异,一位医生在微博上分享了他们的困扰和建议。广州医生张子谦提到,儿科主任因门诊量过大而倍感压力,他呼吁医院限号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他强调,在国外,医生通常一个上午只接待有限的几位病人,以保证充足的诊疗时间。限号并非拒绝治疗病人,而是为了更好地分流病人。这一建议虽然得到了一些同行的认同,但许多市民却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医生应以救死扶伤为天职,满足病人的需求是首要任务。市民王先生建议医院加强管理和调配医生资源。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对此表示理解,但同时也指出如果大家都涌向大医院看流感,那么医改成果是否达到预期值得反思。他认为限号并不现实,医院应该尽力满足患者的需求。尽管如此,他也强调了加强基层医疗的重要性和改变人们的就医观念的必要性。
流感的传播方式多样且传染性强,人们需要高度重视并采取预防措施。除了多喝水、锻炼身体外,接种流感疫苗也是有效的预防手段。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流感疫情挑战我们应该积极应对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以及家人的健康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克时艰度过这个特殊时期。在医护人员全力以赴的同时作为市民我们也要做好防护措施共同抵御病毒的侵袭让健康的力量汇聚成抵抗疫情的坚实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