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捐献器官意识缺失 多数病人在痛苦中死亡

健康快乐 2025-04-15 20:29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在华夏大地,江苏的南京与无锡率先试点人体器官捐献事业。自去年三月以来,江苏省和南京市被中国红十字总会纳入了全国仅有的十一个“人体器官捐献试点省市”。然而至今,仅有八位勇敢的病患在生命的终点选择了器官捐献,其中南京五例,无锡三例。

南京鼓楼医院的丁义涛院长,一位肝胆外科领域的权威人士,透露了一个令人痛心的现实:全国每年有百万计的终末期肾病和肝病患者等待器官移植。由于器官供体极度短缺,每年仅有大约一万五千例病人能够成功接受移植手术,高达百分之九十的病人在漫长的等待中黯然消逝。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遗憾和损失!

卫生部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每年死亡人数约为八百九十万,其中约四成即三百六十万人符合器官捐献标准。更令人震惊的是,每年有六至九万人因交通事故等原因离世。如果其中十分之一的人愿意捐献器官,那么我国器官来源紧张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南京市红十字会的负责人透露了一个普遍的社会观念问题:许多民众认为只要心脏还在跳动,就还有生的希望,无法接受脑死亡者摘除器官的观念。这成为了器官移植的一大难题。国际心肺移植协会的陈静瑜院长对此也表达了看法:植物人是有自主呼吸的,仍然有复苏的可能;而脑死亡的病人没有自主呼吸,一旦呼吸机移除,生命就会结束。

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九十多个国家立法将脑死亡作为判断死亡的标准。在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医生可以在判断病人脑死亡后进行器官捐献。然而在我国,这一立法仍处在摸索阶段,加上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使得脑死亡立法进程滞后。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受并认可器官捐献的理念。在无锡,人民医院已经成功开展了超过一百二十例心脏停跳后的肺移植手术(即尸体肺移植),年龄跨度从十二岁到七十五岁,五年存活率超过五成。这一成果被卫生部列为全国唯一的肺移植数据采集中心。让我们共同期待我国器官捐献事业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

上一篇:成都三环限行规定如何影响日常通勤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