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紧身衣易患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的谜团:紧身衣背后的故事
在发达国家,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病率约为10%,其中腹膜子宫内膜异位尤为常见。这种疾病的起源,普遍认为与经血逆流有关。一系列因素如年龄增长、生育经历、长期使用某些药物,以及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都在其发病过程中起到作用。而最近的研究发现,紧身衣与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也有着一定的关联。
血浆胶体渗透压对于腹腔液回吸收至血流中起到关键作用。组织间隙液体压通常比大气压低约0.667kPa(5mmHg),使得液体从宫颈逐渐上移至宫腔、输卵管,直至腹腔。在后的犬身上进行的实验显示,胃、结肠、腹腔的压力测量与这一理论相符。
当我们谈及紧身衣的影响,事情变得更为复杂。穿上紧身衣,会对腹部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在人类中被称为“紧身胸衣肝”,是由长期高于肝脏的腹内压导致的获得性功能障碍。在犬身上的研究也显示,长期穿着紧身衣会导致肝脏出现畸形和轻度组织学改变。
人类的月经周期中,最初三天的宫内压峰值非常高,达到5.339.33kPa(40一70mmHg),这为子宫收缩所致。在两次宫缩之间,宫壁松弛,若此时腹内压突然降低,即使宫颈未开,也可能导致宫内积存的血液及脱落的子宫内膜逆流。这就是紧身衣可能引发经血逆流,进而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的理论根据。
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我们发现EM在发达国家更为常见,而在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则较为罕见。一项针对印度的调查显示,近30年来仅有少量关于自发性EM的报道,这可能与印度妇女不穿紧身衣有关。与此相对的是,发达国家的报道则屡见不鲜。通过细导管和微型传感器进行的测量,以及使用示踪剂进行的实验,都证实了上述推理。
我们可以认为紧身衣与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有着某种关系。这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关乎公众健康的重要话题。建议妇女在经期至少不要穿紧身衣服,以降低患病风险。毕竟,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财富,每一个小小的改变都可能对我们的身体产生深远的影响。(实习编辑嘉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