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血首次注入人体成功
自美国《大众科学》月刊网站11月11日报道,实验室培育的血液已成功注入人体,这一突破性进展预示着未来人造血的广泛应用将成为可能。
在巴黎皮埃尔与玛丽居里大学,吕克杜艾的研究团队从志愿者的中提取了造血干细胞,并成功促使这些细胞生成了红血球。为了追踪这些培育的细胞,他们将相当于2毫升血液的100亿个细胞注入捐献者体内。令人振奋的结果是,5天后,94%-100%的注入细胞仍然存活在人体血管内,而26天后,仍有41%-63%的细胞在人体内正常发挥功能,这一存活率与自然生产的细胞相当。
纽约芒特西奈医疗中心的安娜丽塔米利亚乔对此表示,“这些细胞并未出现异常情况,它们在人体内的存活表现正常。”对于国际医学界来说,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杜艾更是兴奋地说道,“这项研究结果表明,我们距离实现无限量的血液储备已经不远。”
尽管在发达国家献血者人数不断上升,但全球仍急需血液储备。特别是在艾滋病感染高发区,血液需求量大而储备量相对较低。与传统的血液替代品不同,通过造血干细胞生产出的血液更为真实,且无需冷藏。
与其他研究者不同,杜艾的研究焦点不在于开发血液替代品,而在于生成真正的血液。与此相对,英国科尔切斯特埃塞克斯大学的克里斯库珀虽致力于研究血色素血液替代品,为自然灾害或偏远地区提供输血解决方案,但造血干细胞技术所产生的血液更接近红血球输血,缓解了人们对安全性的顾虑。
尽管杜艾的研究成果已在美国《血液》月刊上发表,并且被誉为重大进展,但要实现大规模制造人造血仍有一段路要走。一位急需输血的患者所需要的血量是杜艾团队在实验中所使用的细胞的200倍。而使用胚胎干细胞所产生的血液量可能是杜艾方法的10倍之多,这仍需研究者们进一步和实践。
这一突破性的研究不仅为那些无法获得足够血液供应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整个医学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人造血或许将成为一种常规的医疗手段,拯救更多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