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食野生毒蘑菇致50多人中毒7人死
新闻快报:陕西省汉中市野生毒蘑菇事件引发关注
近日,陕西省汉中市发生多起由误食野生毒蘑菇导致的中毒事件,造成多人受伤,甚至有人因此丧命。为了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确保公众的餐饮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发布了2012年第2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警公告,旨在预防毒蘑菇中毒。
在短短几个月内,汉中市发生了多起令人痛心的中毒事件。幸运的是,当地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目前中毒事件已得到有效遏制。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重要提醒。毒蘑菇(毒蕈)是一种可致食物中毒的蕈类植物。在我国众多的蕈类中,只有近300种是可食用的,而有毒的蕈类则多达100多种,其中近10种含有剧毒,可致人死亡。这些毒蕈中的有毒成分复杂,一种毒蕈可能含有多种毒素,而一种毒素也可能存在于多种毒蕈中。
中毒后的症状因其含有的毒素不同而分为五种类型,包括胃肠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其中,脏器损害型病情恶化较快,应特别引起注意。
至于如何鉴别毒蘑菇,主要从形态、气味和颜色上进行区分。毒蘑菇通常具有凸起的疙瘩肉瘤、环状物等特征,并且往往有恶味,色彩鲜艳且易变色。它们大多生长在潮湿的地方,能使米饭、大蒜、银器等变黑。而无毒的蘑菇则通常生长在矮草丛中或松林地下,颜色多为黄、白或古铜色。
为了预防毒蘑菇中毒,餐饮单位应加强原料检查,避免采购和食用野生蘑菇。消费者则不应采摘野蘑菇,对市场上出售的野蘑菇也要保持警惕。监管部门还应对有采摘习惯的农村地区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
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误食,应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并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
在此,我们呼吁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切勿采摘和食用不明来源的野生蘑菇,以保障自身健康。也期望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餐饮环节食品安全,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