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关注中国人食谱丰盛之中的均衡考量参考文章摘要
近日,中科院发布了新版“中国人参考食谱”,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与热议。很多人看到这份食谱中的推荐摄入量,不禁疑问: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应该变得更加丰盛?对此,专家给出了他们的解读对于营养均衡的追求,远比食物的数量更为重要。
这份中科院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为我们揭示了健康饮食的奥秘。报告中,专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的健康食谱:每人每天应该摄入适量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油脂以及蛋类。这其中不仅仅是数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均衡。如何均衡?那就是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合理搭配各种食物,从而达到营养的均衡。
“吃得丰盛不如吃得平衡。”这是专家对于这份食谱的核心理念的解读。吃得好并不意味着就能吃得健康。真正的健康饮食,需要我们对食物的选择与搭配有深入的了解,需要我们对食物的摄入量有准确的把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饮食来滋养身体,延年益寿。
这份参考食谱的推出,引起了人们对“吃什么怎么吃”这个健康话题的广泛关注。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份食谱中的推荐摄入量呢?不必过于拘泥。课题组组长、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解释说,这份食谱主要是基于过去40年对全球多个国家的营养结构和生活质量的相关统计分析得出的结果。这份食谱更像是一个引导值,引导我们向着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前进。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物摄入量,应该借鉴其中的均衡营养理念,而不是机械地去套标准。
对于不同地区的人来说,饮食习惯和食物种类都有所不同。以江苏地区为例,居民主要以大米为主。如果能配合五谷杂粮类,对健康的帮助会更大。因为杂粮所含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排出肠内有毒物质、延缓血糖上升的速率,并增加肠胃道微生物,减少致癌性物质的产生。而肉类和油脂的摄入量,专家建议应该控制在适量范围内。对于肉类,一个正常成人每天应该摄入的动物肉类控制在一定的量为宜;对于油脂类,每天用油总量应控制在半两左右。蔬菜和水果则应该多吃,每天蔬菜可吃六两到一斤,水果半斤左右。这样的饮食结构,才能更好地满足我们的营养需求,保持身体的健康。
营养均衡才是我们追求的健康饮食的核心。吃得丰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吃得平衡、吃得健康。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也为自己的身体带来真正的健康与营养。
以上内容请根据个人情况酌情修改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