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多数腺瘤及早期腺肿瘤)
1. 局部切除
多形性腺瘤(如腮腺、颌下腺):需在肿瘤外包正常组织内切除,保留功能并降低复发率,需注意面神经保护。
甲状腺腺瘤:超过3cm或形态不规则时建议手术,可单叶切除或峡部切除,术后需补充甲状腺激素。
直肠腺瘤:根据大小选择内镜下切除(EMR/ESD)或经肛门/肛门镜手术。
2. 微创技术
垂体腺瘤:优先经鼻蝶窦神经内镜切除,创伤小、恢复快;巨大肿瘤需开颅。
肾上腺皮质腺瘤:腹腔镜手术可减少创伤,适用于分泌性肿瘤。
二、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特定情况)
1. 药物治疗
生长激素腺瘤:可用生长抑素控制。
肾上腺皮质腺瘤:醛固酮瘤可用噻嗪类或磷酸盐药物抑制激素合成。
2. 靶向与免疫治疗
肺腺癌:EGFR/ALK突变患者首选靶向药(如三代抑制剂),显著延长生存期。
胸腺癌:免疫治疗可能有效,但胸腺瘤需谨慎使用。
三、保守观察(部分良性肿瘤)
甲状旁腺腺瘤:若无激素异常,仅需定期复查B超和血钙。
小甲状腺腺瘤:多数无需干预,定期随访即可。
四、术后护理要点
饮食:直肠腺瘤术后需流食防出血;甲状腺术后避免过热食物,多补充蛋白质。
活动:甲状腺手术需减少颈部活动,垂体瘤术后早期下床。
监测:关注甲状旁腺功能(手足抽搐、声嘶)及引流管状态。
治疗方案需结合肿瘤性质、分期及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建议尽早专科就诊评估。部分腺瘤(如甲状腺、甲状旁腺)可能无需手术,而恶性腺肿瘤(如癌、肺腺癌)需综合手术、放化疗及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