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肝肿瘤(尤其是肝癌)诊断相关的标志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它们在临床中常用于辅助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
1. 甲胎蛋白(AFP)
最常用的肝癌标志物,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约50%-70%(即部分肝癌患者AFP可能不升高)。
正常值通常<20ng/ml,若持续>ng/ml需高度怀疑肝癌,但需结合影像学检查。
肝炎、肝硬化或生殖系统肿瘤(如精原细胞瘤)也可能导致AFP轻度升高。
2. 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
用于鉴别AFP阴性或轻度升高的患者,提高诊断特异性。
正常值通常为<20μg/L。
3. 异常凝血酶原(DCP/PIVKA-II)
维生素K缺乏时合成,对肝癌诊断敏感性约67%,尤其适用于亚临床肝癌的早期发现。
正常值通常<40μg/L。
4. 岩藻糖苷酶(AFU)
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阳性率约75%),常作为辅助指标,正常值通常<35U/L。
5. 其他标志物
CA19-9:胆管细胞癌或转移性肝癌可能升高。
CEA(癌胚抗原):结直肠癌肝转移时可能升高。
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GGT-II):特异性高达97%,阳性率约90%,对肝癌早期诊断价值较高。
注意事项
联合检测:单一标志物可能存在局限性,临床常联合AFP、DCP、AFU等提高检出率。
非特异性:部分标志物(如AFP)在良性疾病中也可能升高,需结合病史、影像学(如超声、CT)综合判断。
若需更详细的检测意义或正常值范围,可参考相关临床指南或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