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脏肿瘤 iga n肾病

肿瘤治疗 2025-08-09 16:50肿瘤治疗www.zhongliuw.cn

一、疾病概述

1. 定义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我国肾活检病例的54.3%,其特征是免疫球蛋白A(IgA)异常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引发炎症反应和肾脏损伤。

2. 流行病学

  • 好发于20-3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约2:1)
  • 亚洲人群高发,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0%-70%
  •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 核心机制

    目前公认"四重打击学说":

    ① 半乳糖缺失的IgA1(Gd-IgA1)生成增加;

    ② 自身抗体产生;

    ③ 免疫复合物形成;

    ④ 补体激活导致肾损伤

    2. 诱发因素

  • 感染(上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 遗传因素(家族史患者风险增高)
  • 免疫力低下
  • 其他疾病(如过敏性紫癜、肝硬化)
  • 三、临床表现

    | 类型 | 主要特征 | 占比 |

    ||-||

    | 反复肉眼血尿 | 感染后1-3天出现洗肉水样尿 | 40%-45% |

    | 无症状尿异常 | 持续镜下血尿+蛋白尿 | 常见 |

    | 肾病综合征 | 大量蛋白尿(>3.5g/24h)、低蛋白血症 | 部分患者 |

    | 急进性肾炎 | 快速肾功能恶化、新月体形成 | 需紧急干预

    四、诊断标准

    1. 必备条件

  • 肾活检免疫荧光显示系膜区IgA为主的沉积
  • 排除继发性疾病(如紫癜性肾炎、狼疮肾炎)
  • 2. 辅助检查

  • 尿液检查:畸形红细胞尿、蛋白尿
  • 血液检查:50%患者血清IgA升高
  • 病理分型:采用牛津MEST分型或Lee分级
  • 五、治疗方案

    1. 基础治疗

  • 生活方式:低盐(<5g/天)、优质低蛋白饮食
  • 控制血压:首选ACEI/ARB类(目标<130/80mmHg)
  • 抗感染:及时治疗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 2. 免疫治疗

  • 激素:用于蛋白尿>1g/d且eGFR>50ml/min者
  • 新型靶向药:Nefecon(靶向肠道黏膜免疫)、抗APRIL单抗
  • 3. 终末期治疗

  • 透析: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 肾移植:5年存活率>80%,但可能复发
  • 六、预后因素

    | 有利因素 | 不利因素 |

    |-|-|

    | 反复肉眼血尿 | 持续蛋白尿>1g/天 |

    | 病理轻微(Lee I-II级) | 高血压控制不佳 |

    | 尿蛋白<0.3g/天 | 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 |

    研究显示,通过肾穿刺活检精准诊断后,约60%患者经规范治疗可实现临床缓解。2024年中国专家共识推荐将尿蛋白控制目标设为<0.5g/d,理想目标<0.3g/d。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